【地方心聲】如何擺脫菜金菜土?斗南農會張耀裕:產銷談社會主義前,先落實資訊化管理再說

文/ 郭琇真 攝影/ 謝佩穎

今年從過年後氣候溫暖與北農休市導致短期葉菜類爆量,到三、四月接連出現蒜頭與洋蔥量多價跌,農產品供需時常免不了菜土菜金的挑戰。該如何解決?長期身處臺灣最大蔬菜產地雲林縣的斗南鎮農會供銷部主任張耀裕,有來自基層的第一手經驗與觀察。

張耀裕說,斗南鎮農會自詡為產銷分工體制者,由農民與農會分工合作,共同解決產銷問題,提升效率,農民管好農產品生產、品質跟分級包裝,銷路就交給農會打天下,其銷售通路多元化讓價格更穩定。

他舉例,斗南的烏殼綠竹筍因為量夠多、分級夠細多達六級,不僅送拍賣市場容易脫穎而出,還是鼎泰豐、統一超商的供應商。要在拍賣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友善耕作、嚴格分級包裝、穩定供貨、了解市場動向都是必要的,所以產銷失衡問題發生時,不能單怪市場而已,其實每一環都有責任。

張耀裕指出,多數時候產銷失衡是因為生產過量導致,政府雖然有輔導農民栽種如高麗菜、蒜頭、洋蔥等敏感性作物需進行登記,並在超種時發出預警,但登記對農民來說沒誘因,過去耕鋤時沒登記的農民照樣能領補償,長年下來預警無法發揮作用,因此如何把遊戲規則建置好,將是農政單位思考的目標。

此外在批發市場端,張耀裕指出,國際趨勢下,交易市場的發展是越趨集中化,因為集中後冷鏈與冷藏等設備才容易到位,農產品種類越齊全、承銷人會更聚集,買氣就越旺,農民越會將農產品在此地批發市場交易,也會為了價格好種出品質更好的農產品,買賣雙方穩定後,未來市場的預約交易將會是占多數,少數才會拍賣,朝現代化運銷體系邁進,這才是解決產銷失衡的長遠藍圖。

以下為《農傳媒》專訪摘要整理,以第一人稱方式呈現:

供應小代號電子化,斗南農會建立共同運銷品質

斗南鎮農會民國63年就開始做共同運銷,目前主力就是絲瓜跟烏殼綠竹筍,農會的絲瓜一年產量有2700噸、烏殼綠一年有2300噸,以臺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來說,我們的絲瓜的量最大,烏殼綠則有七成都送往一市,一市對大家來說是主要的拍賣市場。

斗南鎮農會的竹筍裝箱北上前,需先在集貨場進行分級。

我民國82年進來農會,剛進來時,撰寫運銷軟體、協助運銷業務,因為農民把蔬菜交給農會共同運銷,配送的紙箱上都要寫供應小代號,那時的供應小代號很亂,今天A農民是100號,明天變200號,號碼會變來變去,為什麼會變?因為農民會有分級不清、詐底的問題,被發現後改成其他代號,再送到市場賣。

換來換去是種傷害,為了顧好農會共同運銷品質,運用共同運銷導入資訊化的時機,輔導農友固定自己的供應小代號,供應小代號當做農友的共同運銷身分證號,這20多年來,代號956的一直是956,即便爸爸退休,傳承給農二代還是956,無形之中這代號就成了品牌,因為我們是專業生產,和市場的拍賣員溝通時就可以掛保證。

市場的承銷人也分很多種,有人專買好貨、有些專買中等貨,也有人是掃下級貨,他們會鎖定固定代號購買,經營到後來分級清楚、品質顧好,信任感建立了。當時斗南有一個共選共計產銷班,竹筍送到拍賣市場,甚至可以連箱子都不用打開,直接進入拍賣程序。

我們斗南是社會主義者,農民只要負責把農產品生產好,做好分級包裝,銷路、通路是農會的責任,這就是共同運銷,也是農會存在的價值。

分級包裝、了解市場、穩定供貨 都是做好農產運銷的關鍵

斗南的竹筍在民國70多年導入預冷設備,以延緩竹筍的老化程度,是全臺最早做預冷筍的農會。那時剛到臺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向承銷人介紹時,拍賣員講解很久,有些承銷人甚至會說預冷筍是因為賣不完,剩下的拿去冰,所以才是冷的,我們得一直和拍賣員溝通。

要做好共同運銷,和拍賣員溝通、交陪很重要。再來是分級包裝要確實,因為承銷人要買你的貨時,會把箱子底層醜的翻到最上面,讓拍賣員在出價時很難為,所以分級規格一致化很重要,再加上分級越細,才能吸引不同需求的承銷人購買。

像一般農友送到拍賣市場的竹筍會分三級,我們因為數量夠多,能分到六級,箱子一打開,不同支的竹筍大小很均勻,也因為這優勢,兩年前我們的竹筍曾供應給統一超商做關東煮使用,現在鼎泰豐也跟我們買竹筍。

早期,我們產銷班班員或幹部每年都要到臺北果菜市場觀摩,認識市場管理員、拍賣員、承銷人,了解為什麼他要買我的貨、或為什麼不買我的貨,包含分級包裝的規格也要聽拍賣員的,例如現在市場不喜歡30公斤,要改成20公斤或15公斤裝等,因為他們就在消費市場第一線,市場變化他們最清楚。

分級清楚、穩定供貨有利在批發市場競爭、站穩腳步。

穩定供貨也是關鍵。我們農會都會鼓勵農民要維持穩定送貨,因為你一下有貨、一下沒貨,都不固定,拍賣員怎麼賣你東西,像如果隔天出貨量會很多,我們也是要跟臺北的拍賣員打聲招呼,沒貨時也要說一下,如果量多到會倒市,那我們就調節放冷藏庫,先冰起來一兩天後再出,至少市場價格不會崩得那麼快。

農產品拍賣價格由市場供需決定,供給大於需求價格自然下滑,否則反之,這是市場機制自然現象。所以產銷失衡時,不能單單把問題推給拍賣市場就好。就像今年春節後的北農休市事件,連休三天雖有影響,但不是唯一因素,因為過年後買氣本來就會減弱,市場承銷人通常會在此時放假,所以有菜沒人買也沒用啊!這其實是農委會、北農和臺北市政府要對外溝通說明的。

產銷供需、菜金菜土的問題每年都會重演,像北農休市事件關鍵在氣溫冷熱不定,導致葉菜類產期疊在一起,但多數時候是生產過量導致,像每幾年會出現一次的高麗菜崩盤、前些日子的蒜頭和洋蔥盛產等,這些問題其實是有機會改善的。

像硬梗蒜頭得種150天以上才能採收,不像短期葉菜類,種植2、3個禮拜就可上市,這類可預期的農產品政府鼓勵農民登記為何效果不如預期?追蹤分析未登記領補償的農民是跟哪家育苗場買苗嗎?公佈時程沒登記農友不得申請耕鋤補償金嗎?多數農民未登記造成大宗蔬菜預警效果不如預期?農民知悉大宗蔬菜供苗預警訊息嗎?這些問題值得政府好好思考?。

高麗菜每年都有登記制度和預警機制,但每到生產過剩要領耕鋤補償時,政府會因為受不了地方民代的壓力,讓沒登記的農民也能領,政府擋不住,目前甘藍沒登記每公頃領四萬元,預警機制當然失靈。

洋蔥也是敏感性作物,以往,曾有好幾年發生過產銷失衡的危機。

以前都說要從種苗場進行控管,但種苗業者在商言商,不賣苗等於生意都不用做,根本很難從此控管,重點還是要回歸到做好預警機制,鼓勵農民種植敏感性作物要落實登記,並堅守領取耕鋤補助的農民範圍,把遊戲規則建立好。

批發市場更集中 朝現代化運銷體系邁進

至於批發市場,除了未來避免連休三天情況再發生外,結構上如何朝現代化運銷體系邁進,市場也有責任。

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農產品通路由產地直供,使得拍賣市場發展到後來逐漸集中化,像中國的北京只剩新發地市場,日本東京的蔬果拍賣則集中在大田市場,集中後設備才會到位,承銷人也會更聚集,農民為了競爭會顧好品質、做好分級包裝,買賣雙方穩定後,市場就有發展預約交易的可能,以後農產品北運到市場直接送進冷藏庫,等待預約交易的買方取貨就好,少數才拿去拍賣,這將會是一個現代化運銷體系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