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 Hsuan
小時候總是嚮往聖誕節。
童話故事書裡精彩的插圖,畫著油亮大烤雞、美麗的雪景、角落壁爐裡的火在燃燒,襯著一棵華美聖誕樹,一家人有說有笑的圍繞在餐桌前享用聖誕大餐。身在臺灣還年幼的我並不理解,為什麼我們家的聖誕節跟書上差這麼多?我一樣得上學,上滿八節課、吃難吃的營養午餐、被老師罵、傍晚下課回家後吃的是跟平常一樣的晚餐,面對的是下班後還得做家事、煮飯心情暴躁的媽媽,唯一的差別是巷口教堂前的行道樹會有點聖誕裝飾。爸爸會去聖誕節特別禮拜,但我毫無興致,教堂裡沒有烤雞、也沒有禮物,我甚至還得做功課,這不是書裡的聖誕節。
後來我長大了,搬家到真的有在過聖誕節的地方。首先是德國,一切如此美麗,雪景、市集、熱紅酒。與當時男友一家人溫馨享用聖誕大餐、交換禮物。但很快我又發現:怎麼還是跟我想像中的不一樣?嘴裡吃著德式聖誕大餐,想的是臺灣味的火鍋、水餃;交換的不只是禮物,是人情義理,是你有沒有切中想急切討好的未來親屬喜好,是對禮物失望但祕而不宣的禮貌。聖誕假期冗長而緩慢,我倒還寧願做功課。畢竟不是自己家,別人的聖誕節過起來只有壓力。
輾轉到了英國,也成了家,甚至超展開成了廚師,每年聖誕節,為客人烤了無數次的雞、紅蘿蔔、防風草根。英國的聖誕節大餐有個大同小異的公式:一隻烤火雞,搭配烤根莖類蔬菜的Trimmings(配菜),淋上肉汁、麵包醬、蔓越莓醬,再來點加了鼠尾草等香料、用乾麵包粉做成的Stuffing(餡料),與蓬鬆柔軟的約克夏布丁(但比較像油條)。餐後在一顆黑亮的聖誕布丁上淋上烈酒點燃,眾人歡呼簇擁,搭配也混了烈酒的香濃鮮奶油分食。
聖誕大餐雖稱作Dinner,但並非是現代人所認知的晚餐。Dinner指的是一天當中最豐盛的一餐,以英國聖誕節大餐來說,通常會在下午兩點多舉行,一路吃到天黑。
作者 Hsuan
歷史與飲食人類學學徒,目前定居倫敦,以餐廳為田野。經營IG與臉書粉專「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