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產源頭防範病害!草莓健康種苗發展與應用

攝影/LIU YUSHAN on 123RF

文/李怡蓓 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草莓為兼具風味與營養價值的小漿果類作物,廣受消費者喜愛。根據農糧資料統計,111年全國栽種面積約565公頃,其中90%栽培面積位於苗栗縣,年總產值達14.4億元以上,為高經濟價值作物。以往多數農友以種植「豐香」品種為主流,而因其對於炭疽病甚為感病,自107年起陸續轉而種植對炭疽病耐受性較佳,同時具備花期早、產量高、果實大等優勢的「香水」品種,目前已占栽培面積約9成。

近年來隨著氣候暖化,育苗難度逐年增加,草莓育苗期自4~9月,夏季時節高溫多雨容易造成種苗折損,對栽培設施的需求相應提升;品種更迭的情況下,也造成草莓病害防治日趨困難,不僅原有的炭疽病、萎凋病問題存在,大面積栽培香水品種也造成新興病害葉枯病成為重要病害(圖1)。

圖1.「香水」感染葉枯病造成田間損失。
圖1.「香水」感染葉枯病造成田間損失。

草莓種苗的生產以農民自行育苗為多,透過自留繁殖母本的方式進行種苗生產,供本田期定植產果。雖然生產成本較低,但自留繁殖母本除易有潛伏病害感染問題外,種苗的生產也未能專業化、追溯來源困難,且亦難以控管種苗品質。鑑於對育苗設施需求提升、新興病害發生、種苗潛伏病害感染風險及無法追溯種苗來源與品質控管等問題,草莓種苗繁殖宜導向由育苗場專業化生產。

草莓健康種苗發展與規範

無特定病原的繁殖母本為育苗的首要條件,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簡稱防檢署)於107年8月22日發布訂定「草莓種苗病害驗證作業須知」。為因應產業對於健康母本的燃眉之急,輔導方向進一步分為驗證種苗及非驗證種苗生產。

驗證種苗部分,採行種苗三級繁殖制度,並規範各級種苗生產所需環境條件與操作管理,包括離地40公分之高架育苗床、各階段防蟲網目大小,使用經消毒滅菌的栽培介質與水源。種苗的生產則分為基本種苗(G0),為組織培養瓶苗(圖2);原原種(G1),為組織培養苗於規範的設施環境下出瓶馴化之種苗(圖3);原種苗(G2),為原原種苗於規範的設施環境下繁殖之種苗,可用作於繁殖採種苗;採種苗(G3),為原種苗於規範的設施環境下繁殖之種苗,可用作於本田期定植。此外,依各階段種苗之規範,不得檢出草莓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p .)、草莓萎凋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 fragariae)、草莓輕型黃邊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及根腐線蟲(Pratylenchus sp.),以維持種苗品質。

非驗證種苗部分,係由跨單位草莓技術服務團針對自行留苗供自用栽培的農戶,擬訂草莓營養繁殖操作指引,提供良好的操作方式供農戶依循,減少農戶因自行留苗造成田區病蟲害殘留與污染。

圖2. 組織培養方式生產草莓健康種苗以確保種苗純淨。
圖2. 組織培養方式生產草莓健康種苗以確保種苗純淨。
圖3. 草莓健康種苗生產與驗證場域。
圖3. 草莓健康種苗生產與驗證場域。

7品種已納入生產 草莓健康種苗產量穩定提升

自防檢署於107年發布訂定「草莓種苗病害驗證作業須知」後,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簡稱種苗場)自109年起首先投入草莓驗證苗生產,110年完成豐香G0及G1階段驗證,並販售G1種苗供農友做為繁殖母本。111年至112年則由農業部農業試驗所(簡稱農試所)生產豐香G2驗證苗、台農1號G0及G1驗證苗。除了農試所外,元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亦加入草莓驗證種苗生產體系,生產該公司自有的白草莓品種長治1號、長治2號及元土1號等G0及G1驗證苗,另外有格園種苗完成豐香G0驗證,及蔓蔓草莓園完成苗栗1號G0驗證。

截至112年驗證苗生產品種包含豐香、香水、苗栗1號、台農1號、長治1號、長治2號及元土1號,共計7個品種。現階段多由農民以G1種苗作為繁殖母本,繁殖後的種苗直接作為本田期定植株,尚缺乏G2育苗業者,草莓種苗三級繁殖制度仍待更多業者投入,以補足產業缺口。

草莓屬栽培技術門檻較高的作物,除了設施設備上的需求,操作人員需具備病蟲害識別能力,以利即時排除病株或進行病蟲害防治。而農民進行育苗有固定的時序,多於6月底前完成育苗母本的準備工作,並預留約3個月的時間進行定植株的繁殖與培育,生產上需考量空間、技術及供苗時間等因素。

圖4. 農戶依照「草莓營養繁殖操作指引」進行種苗繁殖。
圖4. 農戶依照「草莓營養繁殖操作指引」進行種苗繁殖。

經草莓技術服務團數年輔導,農友已逐漸建立使用健康種苗的觀念(圖4),促使草莓健康種苗需求逐年提升,部分育苗業者與生技公司也開始投入草莓健康種苗生產體系。初期多以供應馴化後組織培養苗為主,並透過草莓技術服務團農民輔導工作協助產銷媒合,若經農民栽培後反應良好,且育苗業者生產營運穩定後,則再進一步輔導進行驗證苗的生產,以維持產業上種苗供需平衡。

草莓技術服務團輔導草莓健康種苗業者年生產量(含驗證苗G1)自110年未達5,000株,直至113年約4萬株,並預估114年可提升至9萬株,草莓驗證苗及組培苗生產量隨著產業需求,可望逐年穩定提升,以供應產業所需量能。

草莓健康種苗未來發展

為因應產業需求,草莓種苗產業輔導方向初步先以穩定產業健康種苗需求為主,進而輔導具潛力的育苗場進入驗證種苗生產體系,逐步提升國內種苗品質。目前市售品種包含豐香、香水、苗栗1號、台農1號、長治1號、長治2號、元土1號、幸香、紅顏及雪兔,共計10種,其中5種於國內受品種權保護,種苗銷售上仍以香水及豐香需求量較高,隨著產區草莓品種多樣化,不同品種的健康種苗也為產業所需。

農友多於當年度定植後即預訂隔年所需種苗,以利育苗業者評估所需繁殖母本數量及安排生產期程。育苗業者生產之品種、數量、生產階段及供苗時間各有差異,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彙整驗證苗及組培苗生產業者資訊(表1),未來將協調並由相關單位建立產銷供應平臺,以利農友取得購買管道與種苗生產資訊,強化健康種苗的應用。

表1. 草莓驗證苗及組培苗生產業者資訊

本文經農傳媒編輯,轉載自2024年7月號《農政與農情》,原文標題為〈草莓健康種苗發展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