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航所典藏室開幕,展出骨董級航拍設備

文/林慧貞 攝影/林慧貞

數位相機發達,輕按快門,一秒就留下永恆。但你可知道,以前的人要花三、四個小時調色、顯影,才能成就一張照片?

專責航拍的農委會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昨(22)日舉辦60年所慶,邀請退休人員回娘家,老員工話當年,印照片前得要調色、泡藥水顯影,花掉一個上午才完成一張;為求照片定位精準,常到荒郊野外實地測量,半個月不見人影很正常,甚至發生山上迷途、電擊等不幸意外等。這些篳路藍縷的歷史、儀器,都收入農航所新開幕的典藏室,有意參觀民眾可上網事先申請。

農航所新開幕的典藏室,收藏許多骨董級設備,見證航拍技術60年變遷。

全臺唯一展出像片圖晒印機

1959年,為了調查森林資源,農林廳成立農林航空測量隊,1980年正式擴編為農航所,負責全臺航拍,任務也從一開始的森林調查,跨足到農地、公害、天災航拍。

累積至今,農航所已留存80多萬張照片,去年底出版新書《不可見的臺灣:農航影像下的異視界》,昨天60年所慶時,更正式揭牌「航測儀器典藏室」。

昨農航所上百位退休員工齊聚一堂,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了,在農航所任職42年的陳瑞和,看到典藏室中的「像片圖晒印機」,仿如見到老朋友般高興。

他直說,自己進農航所第一份差事就是使用像片圖晒印機,負責底片印像、調色。由於水系是藍色,道路是紅色,建物和植物是綠色,必須用不同顏色濾鏡一一調色,才能沖印,一張照片往往耗時3、4小時,掃描機具又重又大,每次開闔掃描設備,仿如在練臂力。而這台骨董級的像片圖晒印機,目前也只有在航測儀器典藏室才看得到。

陳瑞和看到典藏室中的「像片圖晒印機」,細說當年花3、4小時調色的故事。

其他全臺獨一無二的設備還包括一個房間大的「精密全紙複照儀」,協助圖像定位的「PM1轉點儀」,以及93公斤重的攝影機和軟片盒組合、超過20公斤的經緯儀,見證航拍工作的篳路藍縷。

深入荒郊野外測量,半個月不見人影

典藏室中的小彩蛋是農航所所長管立豪,當時他一考上公職就被分發到農航所,典藏室一幀照片留下他年輕時到外地測量的身影。

早期航拍不僅要有測繪技術和體力,還得有膽識。管立豪回憶,為求定位精準,農航所必須到地面實測,去山上找三角點,扛經緯儀測量,荒郊野外一去就是半個月、一個月,充滿危險。

曾有農航所同仁上山測量時迷路,從此再也沒回來;甚至有兩位同仁,因為測標不慎碰到旁邊的高壓電,當場被電死。

以前的相機體積龐大,還必須搭配軟片盒,合計93公斤。

肩負國土保安,也回應民眾需求

科技進步後,農航所可以直接用GPS定位,簡化測量程序,現在每3年便會重新掃過臺灣每一吋土地,任務也比以前更多元。

隨著農航所的照片陸續數位化,不少民眾可直接到農航所申請圖資,臺北市長柯文哲2015年起大量拆除違建,就有許多人到農航所買照片,證明自家頂樓加蓋在1995年前就存在,按政策可暫緩拆除。

管立豪表示,除了直接賣照片,農航所影像帶來的後續經濟價值難以量化,例如為防範禽流感,農委會禁止露天養殖水禽,農航所協助航拍取締,減低發病後政府撲殺的經費,更讓鴨農損失降到最低。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出席活動時也讚揚,「農航所60年來替國土保育、山林維護,奠定許多重要基礎。」他指出,近年農委會盤點全國290萬公頃土地,多虧農航所和農業試驗所所等單位航拍,分析1100多萬筆地籍資料,找出裡頭「種」了什麼,例如工廠、農舍、墳墓和超限利用土地,「沒有農航所,我們沒辦法做出來。」

由於農航所唯一一架飛機已超過40歲高齡,許多退休員工當場向陳吉仲請命,增加經費添購新設備,他也當場宣布,中下游需求有多大,「給農航所預算就有多高」,允諾增加農航所經費,要創造未來60年更光輝的農航所。

延伸閱讀

農航所新書,紅外光映照臺灣60年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