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產業關鍵一年:2023年回顧 重啟外銷與轉型升級

圖片來源/agnormark@123RF

內容提供/《畜產報導》
文.圖表/中央畜產會企劃組資訊課

國內延續近年毛豬飼養場數與在養量遞減趨勢,在2023年5月底養豬頭數調查中,毛豬飼養場5,893場,在養總頭數約524.2萬頭,較2022年11月底(上次調查)減少98場(-1.6%),但平均每場飼養規模為916頭呈持續擴大趨勢。

受國內仔豬流行性下痢(PED)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PRRS)疫情持續影響,繁殖與育成率不佳,同時受近年飼料價格上漲,使部分小型場及廚餘轉型場持續退場,產業人口持續高齡化,國內環保法規執法嚴格等原因影響在養意願;另因近年半數養豬場陸續配合政府補助改建豬舍等設施(備),改建期間造成豬隻在養減少。

在肉豬供應下降與疫後需求暢旺等因素帶動下,除持續宣導農民秩序出豬外,主管機關亦適時要求台灣糖業公司調節供應以維持價格穩定,但交易市場陸續寫下新高紀錄,9月4日受海葵颱風影響,僅新北、桃園、新竹與苗栗四處肉品市場交易,交易平均價為108.72元/公斤,規格豬更來到109.56元/公斤;全年平均重量126.93公斤/頭,平均價89.59元/公斤,持續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業統計資料查詢網頁;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資料來源:畜產行情資訊網與本組彙整資訊
資料來源:畜產行情資訊網與本組彙整資訊

面對國際趨勢建立國內豬肉儲備機制

國際間因持續高昂的飼料、能源價格及環境限制,對各國養豬農戶同時帶來壓力,歐盟面臨自中、東歐襲來的非洲豬瘟(ASF)疫情,及中國對豬肉及相關產品需求減少,導致歐盟2022年豬隻在養量創歷史新低,影響2023年屠宰量下降,使豬肉供應緊張,帶動活豬及豬肉價格屢創新高,影響所及,豬肉進口國從而改由美國或加拿大採購,使美、加豬價獲得推升。

我國進口端面對持續挺升的國際豬價,2023年1到3月豬肉進口量較同期減幅近37%,故為建立豬肉儲備機制以確保糧食安全,提供增加進口豬肉量之誘因,主管機關責成中央畜產會進行限時限量豬肉進口獎勵措施,藉由短期進口以補足國內安全庫存量,並提供進口豬肉供加工使用,將國產豬肉優先供應國內民生所需。

2023年累計進口冷凍、冷藏豬肉95,385公噸,較2022年及近5年平均,分別增加6.8%、25.5%;進口來源國主要為加拿大(占41.3%)、西班牙(占24.6%)及美國(占12.1%)。與2022年相比,加大從美、加進口,減少從歐洲地區進口豬肉。

資料來源:本組彙整資訊
資料來源:本組彙整資訊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業統計資料查詢網頁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業統計資料查詢網頁

養豬產業轉型升級

養豬產業在近20餘年間逐步調整產銷結構,近年更透過政府編列的「因應貿易開放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等業務計畫穩定經營條件,透過設備及技術給予支持,對內積極投入養豬場現代化轉型升級,導入自動化設備、汙水處理等軟硬體設施(備),同時落實生物安全措施;對外持續於邊境防堵ASF疫情侵入,成為亞洲地區唯2的ASF非疫區,建立無重大疾病的養豬環境。

2023年是養豬產業重要的一年,在拓展外銷通路方面,菲律賓政府於2022年間派遣查核小組(DAIM)、驗證與檢查團隊(VIT)來臺評估我國代表性農場對生物安全、動物健康計畫、動物疾病診斷能力及相關管理措施進行評價,同時針對肉品產業的獸醫服務、動物健康和食品安全控制等議題進行考察,最終認可我國政府已遵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陸生動物衛生法典(TAHC)以及相關菲國要求規範,於1月6日公告,批准我國7家種豬農場可出口活體種豬至菲國;在豬肉產品方面,批准我國對6家豬肉產品業者(FMEs)出口菲國之申請,同年嘉一香食品公司成功獲菲國約22公噸的豬肉訂單,於9月11日正式封櫃啟航,成為我國從口蹄疫區除名後首櫃生鮮豬肉出口菲國案例。

而在防疫政策方面,我國近年豬瘟(CSF)撲滅計畫之推動期程分三階段,第一階段(2021~2022年)將落實全面疫苗注射、環境監控及產業風險溝通;第二階段(2023年~2024年6月)則持續疫情監控,國內在2023年1月起種豬以外豬隻停止注射豬瘟疫苗,7月起則全國豬隻停止注射疫苗。

第三階段(2024年6月起)將向WOAH申請「豬瘟非疫區」,目標在2025年5月年會期間獲認定為非疫區,屆時我國將成為亞洲第1個沒有ASF、口蹄疫(FMD)、CSF等3大重大疫病的國家,顯示我國養豬產業能符合國際防檢疫規範,除了供應國人優質安心的豬肉產品,對外亦可同時拓展通路向全球推廣我國產品,這不僅是產業成員的努力,也是全體國人守護畜牧產業決心的體現。


本文轉載自中央畜產會出版2024年02月號《畜產報導》,原文標題為〈2023年我國畜牧產銷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