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島喫風土】漸漸消失的冬至雞母狗仔

製作雞母狗仔的習俗,成為澎湖人的全民藝術創作,各種造型,只要喜歡都可以!

文字/攝影 呂宛霖

冬至又稱為「長至節」,傳統上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湯圓,殺雞煮肉以供奉先祖,祭拜結束後共同享用湯圓,象徵增添壽命,這一儀式稱為「團冬」。

冬至被視為增歲的日子,是閩南華人社會十分重要的節慶。澎湖早期的移民大多來自泉州,自然承襲了這項習俗。先人橫渡黑水溝、冒著生命危險來到這片土地,開墾初期的物資非常貧乏,一年中通常只有農曆新年才捨得宰殺牲畜,以供祭祀和家庭犒賞之用。然而冬至和農曆新年相距不遠,多數家庭難以在短時間內負擔兩次祭拜三牲的費用,開始使用以糯米做成的「雞母狗仔」代替牲禮敬祭祖先,祈求五穀豐收和家畜興盛。

想要捏好雞母狗仔,不能單純像搓湯圓那般單用糯米粉。只用糯米粉製作的米糰十分軟黏,不好塑形,捏出來的雞母狗仔軟趴趴的沒精神。媽媽交代一定得混入在來米粉,揉完米糰後,取一小塊丟入滾水中煮熟,再趁熱與其他米糰揉勻製成「粿粹」,最後加入一小匙花生油,就可以讓米糰保持Q彈並增加延展性。

冬至捏雞母狗仔是大人和小孩的共同創作,大手小手捏出牛、羊、豬、雞,甚至魚、元寶或絲瓜等動植物輪廓,最後點綴紅花米,可愛的模樣於焉成形。原先以六畜為主題的雞母狗仔,衍生轉變成各種形狀,也反映了每個人內心的願望,為節日帶來祥瑞氛圍,也是雞母狗仔最吸引人的地方。

但其實我們家很少捏雞母狗仔,倒是冬至必吃的「菜繭」從來沒缺席過。使用和雞母狗仔同樣的米糰,取適量大小用手攤成外皮, 再包入事先炒好的小卷乾、高麗菜、紅蘿蔔和豬肉等內餡;甜的口味則常見紅豆、花生等。捏成半月形看似巨大水餃,香Q美味,非冬至時節可吃不到,是澎湖囡仔們的共通記憶。

馬公北辰市場每逢節慶便可以看到在地特有粿點

外皮 Q 甜,內餡鹹香的菜繭,是母親的冬至拿手料理。

PROFILE 呂宛霖
土生土長澎湖人,大學起滯留台北,途中短暫旅居神戶、倫敦,喜歡體驗世界各地不同的美食文化、熱愛下廚。現役編集者,比起寫作更喜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