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共同經營 重建海岸防風林帶:因應氣候逆境、維護生活生態並創造經濟價值

文╱何坤益 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 攝影╱吳尚鴻

海岸防風林多以沿海栽植樹林為基礎,形成環境保護林帶,主要能緩和強風、海浪對海岸地區的侵襲,還可改善環境品質、提供民眾休閒旅遊等去處,並供野生動植物棲地、維持生態環境之平衡,進而累積形成複雜生態多樣體系,提高生態服務價值。相對於未設置防風林帶的濱海地區,防風林帶周遭災害緩衝能力較高,但近年氣候變遷持續衝擊,已逐漸超過固有林帶的負荷範圍,導致劣化衰退的情況產生。

臺灣在地理氣候因素上,沿海地區夏季常受颱風與高溫影響,冬季又遭東北季風之寒風鹽霧侵襲,是故海岸防風林的建置目的在減緩沿海氣候逆境。寬廣的林帶可以降低由海岸吹向陸地的強風、減少飛砂與揚塵,及降低鹽霧侵蝕的危害,提升沿海居民的生活品質。

林帶建置有助於提高當地的生態多樣性,即可提供多種野生動植物的棲地保育以穩固生態系統;其經過適當維護能形成優美的景觀,廣受遊客和居民喜愛。目前許多地方團體在保護濱海生態環境的同時,多有推動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之活動,為沿海地區謀求更多經濟價值,也帶動林帶建置後所需的持續經營模式,透過與在地合作來增進認同與體驗,居民深入了解海岸防風林重要性,可營造出最契合的自然環境,以公私協力模式來維護及持續發展。

木麻黃較能適應水性,浸水近百天也沒有問題,但長期處於浸水狀態仍會慢慢死亡,且無法自然更新,只能重新種植。

臺灣海岸防風林的經營史

海岸防風林的建造和發展史,是一段豐富且錯雜的人文地景連結過程。明清時期中國移民進入臺灣開墾,逐次由海岸向內陸發展過程,導致濱海地區之原生海岸植被廣受墾殖毀損;直至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為濱海農業發展等因素,引入日本北方海岸飛砂防治經驗,於臺灣沿海規畫海岸保安林帶,以保護聚落及農作物生產等,並引進木麻黃等防風樹種在濱海試驗栽植,由於推廣有正面成效,改善了沿海區域飛沙風蝕情況,後續擴大栽培,逐漸形成如同海岸綠色長城的防風林帶,奠定臺灣海岸防風林之設置基礎。

國民政府遷臺後,早期將前述保安林交由地方政府管理,但各地方人力、物力、財力都不盡相同,使經營資源、專業知識與造林政策等問題逐漸浮現,週期性的地方選舉也造成決策偏向短期的政治考量,而忽略森林長期保護的需求,造成保安林生態環境的影響,對保安林之侵墾蠶食林帶導致破碎現狀;群聚型之農漁業蓬勃發展,土地利用改變下更鯨吞大面積的保安林。

2000年後,林務單位直接統籌經營,逐漸建立造林更新機制,展開保安林的管理現況,也至此有長期生態保育計畫。但隨國家經建發展,目前部分地區的農漁與經建設計畫,再度入侵海岸防風林區域,影響當前海岸防風林健全發展。

銀合歡被列為「世界百大入侵種」,因排他性極強嚴重影響原生植物生存空間,雖有防風、定砂效果,但冬季時葉片會掉光,效果不高。

海岸防風林的建造與發展

日治時期因為木麻黃造林的成果豐碩,促使木麻黃於全臺濱海區域擴大栽培,累計至1991年前,其栽種面積達海岸林面積的85%以上。在大面積栽植木麻黃純林後,病蟲害及林分(按:指林木組成結構、特徵可和周遭有所區別的一塊林地)更新等問題也接踵而至,故開始引入原生樹種改善林相的建議。1991年後,為了提高海岸防風林的生物多樣性,林業試驗所嘗試引入海岸原生樹種以發展防風林造林技術,由原生樹種彌補木麻黃老林熟後的孔隙,期望增加生物多樣性穩固當地生態系統,促進林分的自然更新,讓海岸防風林持續發育並發揮防護的功能。

1991年起,生態造林議題持續受到關注,為了模擬自然生態結構與組成,海岸防風林導入多樹種之生態造林方法,包括基地整治、小苗種植、多樹種導入以及密植造林模式等。強調多層次結構的建立,促進不同物種的共存。多樹種的林帶結構有助於海岸林的生態機能發展,提高當地對於極端氣候的緩衝能力,且完整的生態造林系統還可提供多樣的生態服務價值,回饋當地居民更多價值。

當前的海岸防風林建置,為依據2018年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計畫的推行架構,以友善環境生態造林方式營造因地制宜的海岸防風林,兼顧保護各種生態環境、棲地和生態廊道,然而一般生態系統需要經過時間的發展,當野生動、植物及其適生環境共同發展,生態環境才能發揮最大效益。而在海岸防風林實施生態造林,不僅需要考慮到當下的氣候條件,與預估空間變化,如地層下陷、海平面上升等影響,還需要預測氣候變遷對於動物、植物的衝擊。

目前海岸防風林友善環境生態造林的目標,值得肯定,包含建置契合當地自然環境條件的林帶,吸引社區民眾的積極參與,以保障多元造林得以長期發展,達成環境保護以及增進海岸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永續性。

耕地防風林可減緩作物被強風影響,是濱海農業區過去常見作法;圖中檉柳(田地左側樹木)因耐鹽鹼、易成活等特性,是營造防風林優良樹種之一。(圖片來源/高雄農改場)

海岸防風林的衰退現況

氣候變遷導致降水量不均和極端的溫度變化,持續的高溫與嚴寒都會增加海岸林維護與更新的困難,且頻繁的極端氣象事件,如強風、暴雨、暴潮、洪水,亦會衝擊海岸並破壞海岸線,並對海岸林造成嚴重損害,進而使林帶破損不再有完整的保護效益。例如:海平面上升會導致沿岸沙洲的潛沒與海岸線退縮,逐漸侵吞海岸林直至消失,而使得沿岸的聚落將直接受到季風與暴潮的影響;甚至在強風、潮水等衝擊海岸的過程增加林地淹水危害,導致土壤鹽鹼化加劇,抑制林木的生長,最終導致部分的林帶死亡。

而海岸防風林逐漸衰退之際,入侵物種卻能獲得更多的空間得以擴殖,如巴西乳香與銀合歡等快速擴散降低海岸防風林的生物多樣性,加劇海岸林的生態系統的破壞。

氣候變遷下海岸林培育之適應調整氣候變遷對於海岸防風林的影響日益明顯,迫切需要進一步的調適和因應措施,以確保海岸生態系統的穩定與永續發展。而調適海岸防風林對於氣候變遷的首要任務為海岸林樹種的選育,例如:選擇優質的環境適應樹種,提供更高的抗風、耐鹽、耐旱等機能,如木麻黃、小葉南洋杉等樹種,待第一線環境改善後,再導入其他原生樹種,並配合多樹種的栽植,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固性、多樣性,降低發生病蟲害的風險,讓保安林更能面對強風、強降雨、海平面上升、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

在調適海岸防風林的過程中,適當的空間規畫最為關鍵,其中包括於適當位置種植樹木、建立風險緩衝區域、制定區域性海岸防護計畫等,並考慮不同地區的差異性並因地制宜,以確保林帶分布能最大程度的減緩暴潮、海岸侵蝕的危害。

海岸林帶除了有防護海岸的效用,並可提供生態環境與防護的功能,結合沿海社區的公園、遊憩需求融入生活。

降低衝擊之海岸林營造作法

在應對氣候變遷的海岸林管理,必須全面考慮生態、氣象和社會因素;實施適應和因應措施以確保未來氣候變遷下繼續提供生態、環境和防護功能。由於氣候變遷可能導致海岸林劣化,包括鹽化生育地、地層下陷林地、水域化林地及沙丘地的復育作業,需要進行適當的林分治理和復育作業。同時,整治海岸林劣化後,為了長期減緩對海岸林的不利影響,規畫建立高碳吸存的可持續海岸林,除了增加碳吸存區域,有助於減緩溫室氣體排放。

對於老熟木麻黃林的更新,建議採用近自然人工林作業方式,以促進海岸林的多樣性和穩定性,藉由引導自然演替過程,讓適應當地氣候的樹種逐漸取代老熟木麻黃,在建立原生自然海岸林時,應確保引入當地原生樹種,以促進生態多樣性,從而提高林分的適應能力。同時,建立複層林或採用兩階段方式有助於提高老熟木麻黃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抵抗力;這種方法可以結合不同高度和種類的樹木,以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與組成。

協力經營,生態與經濟價值共好海岸防風林在氣候變遷下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不僅能夠保護海岸線免受風蝕、浪蝕的侵害,同時還能提供多樣生態服務價值,如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瀕危物種、改善水質等。因此,需要持續深耕海岸林更新建造之研究,並透過各領域的協同發展,避免翻桌式變動,以展現國土綠網的起點的海岸防風林功效;持續推廣社區林業計畫,鼓勵居民參與海岸防風林的營造和維護管理,以實現公私協力的共好作為。

海岸防風林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維護海岸線的穩定和保護生態環境,同時還能提供經濟價值和社區參與;持續海岸防風林的自然保育和經營管理,透過社區參與和權利關係人等共同努力,以期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請洽作者)

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何坤益表示,海岸防風林經營需要公私各單位協同合作,拉起沿海的防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