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記憶】棉花自己種,棉被自己打

棉花

文字.攝影/陳怡君

依稀記得小時候逢年過節,就會聽到媽媽與電話另一頭的外婆討論著今年種多少棉花、可以打出幾斤棉被、數量不夠要拿舊的棉被去補斤數……一番討論後,媽媽掛上電話轉頭對我們說「假日不能亂跑,要去田裡幫阿嬤採棉花」,便打給棉被工廠敲定時間,否則越靠近年節,打棉被的人變多,工廠幾乎天天滿班,萬一排不進去,只能將就蓋舊棉被,等過年後才能去打一床新的。隨著阿嬤年紀漸長,自己種棉花打棉被的生活場景也隨之消逝。

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不仔細看植株還以為是洛神,滿心期待可以熬出一鍋洛神酸梅湯,結果卻是開出似花非花的滿地白雪。

臺灣種植棉花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尤以中南部的氣候最適合種植,每年10、11月,地主會將採收下來的棉花交給盤商,送入鄰近工廠加工成棉被或紡紗,造就將軍、學甲區曾有兩百多間棉被、紡織業者的盛況,將軍區的苓子寮更有「棉被故鄉」的美名。直至今日,鄉里間依舊會到苓子寮選購手工棉被或床套,作為子女的陪嫁禮。

可惜的是,臺灣加入WTO後,因外來棉花製品價格低廉,加上人們有更多管道可以買到棉被,不再依賴本土的手工棉被工廠,臺灣的棉花產業就此走入歷史。

一次機緣下,我結識研究植物纖維的老師,獲取數顆草棉的種子,開啟了自種棉花打棉被的規畫。第一年試著在家中的青地(肥分好的地)種植,棉花長得很漂亮,第二年趁勢種了一分地,才發現管理一分地與十顆棉花差距甚大,前後經歷整枝、颱風、病蟲害……直到收成才稍微安心。

棉花的用途非常多元,人們卻少有好好認識棉花的機會,於是我帶參與者走進棉田,體會人工採收棉花、去棉籽的過程。不像一般棉田有使用除草劑或落葉劑以便採收,我們的棉花有時在葉子下、有時在枝條下,需要翻翻找找,宛如尋寶比賽,讓參與者在田裡崩潰大喊:「這麼多要採到什麼時候!」

去除棉籽
活動參與者將採收的棉花初步分類,並以軋棉機去除棉籽。

一床五斤重的棉被,需要採收15斤棉花。那天我們雖然只蒐集到兩百克可用棉花,卻留下在田裡說說笑笑的回憶。我們笑說,如果家中有一臺傳統紡車,現在拿到古物市場定是難得一見的好物,更不用說以睡美人之名進行拍賣,價格也足以讓我們昏睡一回。

PROFILE

陳怡君 1989年生於臺南市,正職是園藝治療師,熱愛花花草草,經常運用野地採集植物創作。副業是「巧婦織布工藝工作室」負責人,陪伴與培訓二度就業婦女,讓婦女重拾自信與自我。

棉花的花朵初開為乳白色
棉花的花朵初開為乳白色,之後會轉成桃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