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究小食】本是同根生,相炸兩不厭

油炸麵香

文字攝影/范僑芯(佐餐文字)

你很難不被這股油炸麵香吸引。

小時候的假期,家父會帶著我,搭渡船從淡水航向八里。在彼岸的街道上,總是飄著陣陣香氣,「雙胞胎」三個大字陡然現於眼前。年幼的我不懂,還以為是什麼黑暗料理,後來經父親循循善誘咬下一口,隨即就被那股老麵香氣吸引。時至今日,雙胞胎依舊是我每看到必停下腳步購買的散步小食。

兩個銅板,換得大大滿足,很是划算啊!

早年福州移民順風而下,來到基隆、淡水、八里等海岸口處,落地生根。他們大多從事先前在家鄉的專業本行,又或是將原鄉情懷稍作修改,做做餐飲小生意,因此臺灣雙胞胎源自於福州移民的手藝,已然是沒有什麼爭議的事實。

但要說臺灣雙胞胎與福州版本相同,卻又不是那麼準確。

知己知彼,我們得先了解兩者相同之處。

想成就一顆會閃閃發亮、飽含糖光的雙胞胎,大致可分為兩大區塊──「麵團」與「糖餡」。

第一區塊「麵團」的配方與作法,各家自有祕方,但不過就是高筋、中筋麵粉,或是糯米粉,依照所期口感配比,與水分、油脂,以及適量的酵母融合,製成發酵麵團。早期南方製作麵食,總抵不過難耐的暑熱,因此習慣在麵團發酵過頭形成「老麵」後,適量添加鹼性物質平衡酸值,再重新添入新的麵團做二次發酵。這樣的作法,一來是綜合老麵麵團的酸氣,使其帶著更沉韻的麥香,二來可以延展麵團筋性,使口感上更為彈牙。

你應該依稀記得,酥香的雙胞胎上頭,總是有著顆粒感的脆糖粒。沒錯,這就是雙胞胎另外重要的區塊「糖餡」。

製作糖餡沒有太困難的竅門:麵粉熱鍋炒熟使其斷生,再加上適量配比的砂糖,以極少量的水將兩者混合。切記,水分要控制得宜,千萬不可以過多,否則糖溶於水,就失去顆粒感了!

兩大重要角色準備好之後,就剩「夾心」的功夫了。

在福州,雙胞胎這樣的油炸麵食,準確來說應該稱為「炸馬耳」。福州人的作法大多是將麵團擀開,糖餡尺寸為麵團寬的一半,鋪上之後將麵團對折,糖餡如同蓋被子般被保護著,再切出長寬約五乘以三公分的小麵塊,直接入鍋油炸,因為形狀似馬的耳朵,故稱炸馬耳。

而臺灣的雙胞胎,最顯著的差異在於有「臍眼」。

PROFILE

范僑芯 不是很勤儉但很硬頸的客家人。畢業於法國巴黎斐杭狄高等廚藝學校,為了追尋臺灣飲食文化的根本,秉持著以農為本的精神,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陰錯陽差開啟寫作人生,以粉絲專頁「佐餐文字」闖蕩江湖,著有《巷弄裡的台灣味:22道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

雙胞胎麵團
麵團緊緊將糖餡裹夾於心,師傅手起刀落,切割出漂亮完整的菱形狀,再用拇指與食指雙掐出孔洞,繞圈成臍,就是一顆完美的臺灣雙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