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學生遇上漁人 鏢旗魚漁法「被退場」的震撼教育

花蓮地區鏢刺旗魚漁法凋零速度快,漁況不佳加上技術門檻高,願意傳承的人越來越少。(圖/江文龍拍攝、提供)

「丁挽是什麼?」、「為什麼使用鏢旗魚這種相對友善漁法的人越來越少?」花蓮縣教育局公布縣內網路小論文比賽成果,宜昌國小6年級學生沈祐睿、蔡松霖、楊悅彤、廖妘柔等人以「老漁夫與海——逐漸沒落的鏢魚業」為題的小論文,榮獲本土關懷類銀獎殊榮。因為發現鏢刺漁法消失是過漁造成資源枯竭的問題,他們下一步希望參與永續海鮮標章及消費友善水產品的倡議運動,用實際行動延續研究題目。

3年前,這群學生3年級時,在專題討論課讀到海洋作家廖鴻基的文章《丁挽》,這篇以白皮旗魚俗名為題的文章,精彩的人魚海上對決,不只在紙面上觸動了這群學生的心,還讓學生開始查閱國內現有文獻、紀錄片,想了解這項友善海洋環境的漁法無以為繼的原因。今年,他們動身訪談花蓮地區3名曾從事鏢旗魚漁法的漁人和1名漁會代表,希望掌握花蓮地區鏢刺漁法的現況,以及花蓮地區民眾對友善漁法的了解程度及消費意願。

江文龍從父親江清溪習得鏢魚技術,後來因自己轉業、家中無以為繼賣出鏢魚船,善於木工的江文龍特別製作此模型,紀念兩代站在鏢台上的時光。(圖/取自花蓮縣宜昌國小資優資源班粉絲專頁)

「為什麼你們不繼續鏢旗魚?」「啊就沒有魚了啊!」指導老師林嘉琦回憶,曾擔任標手10多年的船長江文龍,面對學生提問,雙手一攤表示,即便有技術能站在鏢台上,卻也不敵海洋資源枯竭的現實,只能轉行到賞鯨船等娛樂漁業的工作,忍痛將父親傳承下來的鏢刺漁船賣給其他漁民。

在花蓮地區有50年從業年資的老鏢手陳成也說,極盛時期一天可以鏢到23條,現在恐怕一年連23條旗魚都鏢不到,流刺網等網具對海洋資源的破壞,漁民感受地最深刻,自己兒子也因為漁獲資源下降不願接手鏢刺技術,轉向賞鯨服務業。

花蓮區漁會推廣暨觀光休閒股股長葛迎昕接受學生訪談時表示,花蓮地區有近7成漁船使用流刺網,捕魚速度快、回本率高曾讓漁民荷包滿滿,近10年卻慢慢收到不分大小捕撈上岸的惡果,漁獲量逐年遞減、魚的體型變小,也因此漁會也開始輔導流刺網漁船轉型或退場。

林嘉琦表示,學生發現鏢刺漁法的傳承危機,不只是因為技術難度高,還有無魚可抓、成本過高的困境,遠因就是掠奪式漁法。因此他們製作問卷,想要知道花蓮地區民眾對友善魚法的了解程度以及消費習慣,160份有效問卷中,約有8成的消費者會選擇相對友善的漁法捕獲的魚貨,像是一支釣、定置網,而在了解友善魚法的重要性後,有9成8的消費者認同水產品要標示或告知漁法,以利選擇水產品,進而永續經營海洋資源。

這群學生經過2年多的研究時間,又掌握了不少民眾對友善漁法水產品的正面回饋,林嘉琦說,論文獲獎不會是終點,他們希望政府能持續輔導破壞性漁法漁船轉型或禁止使用,他們也會參與永續海鮮標章及消費友善水產品的倡議運動,讓更多人意識到漁法和魚貨量下降關聯性,消費時能主動詢問魚貨來源,並且按時令消費不同的魚貨,有限度地利用海洋資源,為下一代留下豐富的海洋資源。

宜昌國小6年級學生沈祐睿、蔡松霖、楊悅彤、廖妘柔等人撰寫花蓮地區鏢旗魚漁法凋零研究,榮獲本土關懷類銀獎。現場報告時,學生扮成旗魚、以竹子製作鏢魚叉,還帶著受訪者江文龍製作的鏢漁船進行演示。(圖/林嘉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