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人生場】孫女喊魚記

整理魚

文字.攝影/蘇凌

「每日早上9點到10點,打查詢出海電話,如有漁船出海,它就會叫客人早點去買魚,如天氣不好沒漁船出海,它也會叫客人不要去。以上明細 外公」外公留了紙條,他相信我們一定能在東石魚市喊到魚。

嘉義東石漁港旁的魚市,每天都有漁船載魚返來。魚市喊價拍賣,每日下午1點半,準時開喊。開喊前,漁會理貨人將過磅、分類後的簍中魚在地上倒成堆,一排倒完換下一排,齊得彷彿地上畫著格線。另一名理貨的彪形大漢隨後蹲下,以熊掌拾起小魚,將一堆堆散亂的魚擺齊。

大漢細膩地依魚的身形擺出最適宜牠們的陣列:一花枝獨秀、五隻白鯧連成的五芒星、八隻尾部相交的牛尾魚陣、30隻石鱸排成的花開富貴牡丹圖。每次大漢拾起魚,就是鐵漢柔情。

眾買家此時也沿著地上的隱形格線,在魚陣中穿梭,避免踩到魟魚的尾巴,或者踢到鱸魚的頭,並暗自記下待會要喊的魚堆位置。

欲進行臺語說「喝魚仔」的魚市拍賣,得先向櫃檯押證件領號碼章,獲得買家資格。開賣哨聲一響,又稱「糶手」的拍賣員便拿著一疊單,對著一堆堆的魚喊每公斤價碼:一百七、一百七、六十、六十、六十、五十五、五十……買家聽到屬意的數字,便把章遞出, 讓糶手在寫好價碼的單子上蓋下號碼。拿到單子後若不續喊,便需火速以畚箕或徒手將魚堆掃入袋內,到一旁買上十塊錢的碎冰保鮮,最後憑單秤重付錢。

小心,喊價時通常只有一開始會喊出百位數字,若起頭不細聽,便會以為自己喊到一公斤20塊的魚,其實卻是三百二。

糶手平均八秒成交一堆魚,腳剛跨過一堆,便有人隨後收拾該堆魚,宛如邊前進邊吃掉豆子的小精靈。魚市版真人電玩,於焉誕生。

PROFILE

蘇凌 劇場演員,同時龜速書寫著自己的菜市場踏查雜文粉專「蘇菜日記」。忙碌時不會放棄游泳,以及雖然每次半途都會後悔,但還是喜歡爬山。

東石魚市場拍賣副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