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燒過後,期許春風起時,就是小鎮菜市場重生之際。

文字/劉育育 圖片提供/苑裡掀海風

在我出生長大的靠海小鎮苗栗苑裡,有一座日治時期留下的老市場。小時候拉著媽媽的手東張西望,雖然不過是一座小鎮的市集,雖然兒時的視野僅及大人的腰際,但在往來人群和茄芷袋的縫隙之間,卻彷彿有一整個世界在眼前展開,繽紛的色彩和琳瑯滿目叫不出名字的物產,吸引了我所有的目光與心神。

走著看著,一恍神,抬起頭竟發現牽錯媽媽的手。下一秒便慌張地大哭,喊著找媽媽。

如果你也會心一笑,或許,正是因為許多臺灣囡仔都曾有在菜市場牽錯手的經驗吧。

回想起兒時市場的畫面,連舌尖味蕾也浮起屬於市場的味覺記憶。這也是為什麼長大後的我放假時,喜歡早上去菜市場走一圈,與各家攤位活絡的人際互動,還有多樣的在地選擇,都是難以抗拒的誘惑——哪一家的手工豆腐口感綿密,哪一家豬肉攤老闆從小看我長大,哪一家阿姨會多塞一把蔥;還有特定節日會出現的小吃——清明節有包著菜脯米的草仔粿,冬季有鬆軟大甲芋頭做的芋蔥粿,初一十五拜拜用的鯊魚餅。當然還少不了秋冬各色新鮮漁獲。感謝這座苑裡的冰箱,讓海口小孩如我總可以揚起頭臭屁地對都市孩子說:你們絕對不會像我這般會吃魚、懂魚,也不會被魚刺鯁喉。

靠海的苑裡小鎮,菜市場內超過十間魚攤販。

兒時的菜市場至今仍在原處,只是容貌變了些,攤販換了些,但假日的苑裡菜市場仍舊生氣蓬勃。除了味覺印象被保留下來,菜市場還有一些熟悉的聲景。我偶爾會停下腳步、閉上雙眼,感受菜市場空間獨特的環繞音響,讓海口腔臺語的叫賣聲盈滿耳際。菜市場裡每一個叫賣聲,都落在令人讚嘆的節拍上,每一個上揚的音調,都吸引人們屏息的注意。各種小販人聲交匯一處,生猛暢快、此起彼落。

為了記錄下這些市井的活力,我和我的團隊「苑裡掀海風」在菜市場展開兩年多的田野調查、影片拍攝,希望能讓更多人重視家鄉的菜市場文化。

我們首先邀集各地大學生一起湊近市場,書寫攤商的市場人生,並且在菜市場內策展,就地取材運用市場獨有的昏黃燈光、磁磚桌檯、塑膠貨箱布展。

當時許多攤商阿姨們特別打扮得漂漂亮亮,慎重地來參與展覽,看著自己一輩子在菜市場打拚勞動的故事被認真寫下來,她們相當驚豔。不管是擔菜、賣菜、裁縫、小吃,每一位市場勞動者的生命史雖是小歷史,匯集起來,便是苑裡的大歷史,也是苑裡產銷網絡的全景。

然而,可惜的是,去年9月苑裡菜市場不幸發生祝融之災,市場機能受到重創、部分攤商無法營業。但也因為這場火災,讓受災攤商集結起來,發起自力救濟的行動,想辦法抵禦災後即將到來的寒冬。

火災後的苑裡菜市場。

PROFILE

劉育育 苑裡人,2014年返鄉成立「苑裡掀海風」團隊,推廣苑裡 友善種植農產品、藺草產業復興推廣、藝文活動舉辦串聯、苑裡文化資產保存推廣、獨立發行地方刊物《掀海風》等等相關工作,在苑裡開設第一家獨立書店「掀冊店」。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