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苗喜歡漂浮抱著吃 海大開發人工餌料突破養殖門檻

臺海大研究團隊讓人工餌料浮在水中,增加龍蝦苗攀附攝食的意願,讓葉狀苗度過1/3的浮游期。(圖片提供/海洋大學)

佳節團聚,不少人餐桌上喜歡來隻紅通通的龍蝦,飽口福又喜氣。不過,近年受野外捕撈量少影響,海水龍蝦(Palinuridae)價格也越來越高。過去不少國家積極發展龍蝦完全養殖技術,卻卡在龍蝦苗浮游時間長,活餌餵食容易營養不足,育成率低,25日臺灣海洋大學與連江縣政府發表最新研究,以人工餌料養成波紋龍蝦葉狀蝦苗達61天,有信心5年內就能完成完全養殖技術。

根據2017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統計資料,全球海水龍蝦消費超過30萬噸,有60億美元的產值,超過9成是來自於野外捕撈。海大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陳歷歷表示,過去臺灣沿海能捕捉到不少海水龍蝦,但因為印尼海域成蝦與葉狀苗捕撈量增加,導致能游到臺灣的蝦苗越來越少,成體龍蝦數量也跟著變少;此外,印尼近年限縮龍蝦苗出口量,苗價從一尾2元美金漲到10元美金不等,甚至有錢也不容易買到,國內養殖產量也減少,因此建立海水龍蝦繁養殖技術有其必要。

海水龍蝦因從抱卵到孵化要超過1個月,孵化出來的葉狀苗浮游期更隨著種類不同,長達6個月到14個月不等,一般人工養殖多是從野外捕撈葉狀苗的下個階段-玻璃苗開始養起。澳洲目前在龍蝦苗的養殖技術僅能從卵孵化後養到葉狀苗浮游期約4分之1的時間,而海大研發的人工餌料則能讓波紋龍蝦葉狀苗養成到3分之1的時間,領先國外經驗。

(波紋龍蝦葉狀苗抓著人工餌料攝食畫面。影片提供/海洋大學)

此外,這也是全球少見以人工餌料養成龍蝦苗的案例,陳歷歷分享,參考日本廣島大學以水母餵食龍蝦苗的經驗,團隊在實驗室發現葉狀苗看似愛吃水母,事實上是龍蝦苗能搭著水母在水中一邊漂一邊吃,但只餵水母的話,苗易營養不足而死,因此研發出複合式配方的中性浮力凝膠餌料,讓蝦苗可以攀附在上面抓著吃。此舉一方面能補充人工環境中葉狀苗脫殼所需要的營養,另一方面則能透過投餵量控制水質,人工餌料也能隨著成長階段不同增減營養成分,因此陳歷歷有信心可持續推進葉狀苗的養殖時間,最終達成完全養殖的目標。

此成果是海大、連江縣政府與漁業署合作推動的3年期「馬祖海域棲地及資源保育計畫」,經海大團隊調查馬祖部分海域過去是日本龍蝦與波紋龍蝦的產區,目前規劃在馬祖南竿的北海坑道建立波紋龍蝦與日本龍蝦的種蝦保育資源場,讓牠們能在自然海域中繁養殖擴充海域資源,未來也能扶植馬祖龍蝦繁養殖場,活絡地方產業。

海大開發出的中性浮力凝膠飼料,臺海大海洋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黃博鈺說,餌料能隨著投餵需要改變大小,像龍蝦苗也很愛從針筒裡擠出的線型飼料。(攝影/莊曉萍)

這款人工餌料不只龍蝦苗愛吃,經馴餌半年的成體龍蝦也很愛。龍蝦目前還不能完全養殖,9成是靠野外捕撈,人工養殖也是從野外捕龍蝦玻璃苗再進入養殖場育成。陳歷歷表示,最大的養殖門檻在於龍蝦苗浮游期長,且人工養殖的餌料尚未發展完成,因此此次成果將有利於國內發展完全養殖技術。(攝影/莊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