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豐年7508
今(2025)年臺灣獲頒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證為「(傳統)豬瘟非疫國」,成為亞洲唯一同時擁有「三大豬病非疫國」地位的國家。但多數國人也許並不清楚,我們之所以能成功打下每場公衛史上動物傳染疫病的勝仗,是因為有一群公職獸醫師們站在身後,守護著我們的日常食安及動物保護與健康。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執業現場,看看他們究竟和一般認知伴侶動物獸醫師們有何不同,又有些什麼心內話想對我們說。
番椒(Capsicum annuum L.)原產於中南美洲墨西哥、祕魯一帶,目前為臺灣重要之果菜類蔬菜。番椒家族中具辣度的為辣椒,不具辣度的為甜椒。甜椒色彩豐富,富含營養價值,又具多用途性,深受消費市場喜愛。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與「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共同針對臺灣栽培環境,歷經6年,成功選育出第一個黃色甜椒新品種,「番椒—台中亞蔬2號」
2022年8月下旬午後,驕陽火一般曬著大地,我造訪了位於九州福岡縣糸島市,被群山環抱的「岡FARM」農園的秋葵田。秋葵大多在清晨就已經採收完畢,當下幾乎看不到果實,但一根根筆直挺立的枝幹間,依舊開著好幾朵可愛的黃花。秋葵田旁,深綠色薑黃葉迎風搖曳。這些不畏酷暑,茁壯生長的蔬菜,讓人聯想到這片田地的主人──岡健太郎,他也有著作物般堅韌、沉穩的氣息。
當我們談到「獸醫師」,腦海中浮現的多半是為家中毛小孩診療的溫柔形象。不僅僅是民眾,許多獸醫系學生最初的志向,也多緣於對伴侶動物的熱愛。然而,這並非獸醫師的全貌。回溯歷史,獸醫學的發展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
很多民眾可能不知道,公職獸醫師也有他們的心裡壓力,無論是疫情爆發時不得已撲殺動物,或是因為動保議題被夾在各種立場間動彈不得。臺灣公職獸醫師長期人力緊缺,再惡化下去恐有逃亡潮。雖然今年政府加給「不開業獎金」打強心針,但實務職等上仍有可改善的空間。最重要的是,希望民眾能多給一些體恤與諒解,公職獸醫師們不是冷冰冰的機器,也有感覺也有淚。
今年行政院加給公職獸醫師「不開業獎金」,為的是達到長期留才、攬才,穩固防疫堡壘、傳承防疫經驗的目的。公職獸醫師守護著全民吃進嘴裡的動物蛋白,含肉、蛋、乳品的安全與衛生,而臺灣獸醫學發展始於日治時期的牛疫撲滅,在此之前臺灣無論獸醫、人醫,皆是以中草藥為主,民間信仰為輔的迷信、神話與符咒年代。
當天災來臨、疫情爆發、動物受困,公職獸醫師總是第一時間奔赴現場。他們身著防護衣迎戰病原與疫情,在嘉義縣1 8個鄉鎮市,從消毒、採樣、防疫、撲殺,到動物救援與緊急醫療都一手包辦。這群隱身日常幕後的獸醫師,以自身專業與堅持,守護動物健康與公共安全,扛起農漁畜業的重要防線。
臺灣的野生動物資源豐富,野保議題受重視程度日益提高。當野生動物受傷,從治療、照顧到訓練野放的歷程,有賴林業署的野生動物急救與收容體系協助,公職獸醫師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從1999年開始在野生動物急救站服務的公職獸醫師詹芳澤,近30年來在第一線協助野生動物重回山林,時常犧牲假期甚至徹夜未眠,不只為公共利益努力,也因為「我們做的事情就是那麼好玩!」
對鎮守邊境的公職獸醫師來說,除了要將疫病隔絕在國門外,還得負責出入境旅客們的溝通及情緒;此外還有危險重重的貨櫃場貨品檢查,以及高工時與常態加班壓著他們。許多人離開,選擇留下的人,緊緊抱著的是那名為「使命」的承諾之柱。在被壓力淹沒之前,他們還等著民眾能多聽進宣導,以及更多願意像他們一樣留守的人,加入這個團隊,為國家防檢疫多撐一下。
太平洋畔的蘭嶼島上,有雅美族(亦稱達悟族)世居於此,他們與海洋的緊密連結,具體而微地展現在其獨特的傳統木舟——「大船(chinurikuran)」上。大船不僅是航海工具,更是雅美族生態智慧、科學知識與文化傳承的核心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