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綠主張】果農的困境:極端氣候影響深 農藥殘留有何解?

近年來,極端氣候對農業生產造成衝擊,2019年對許多水果農友來說就是一個歹年冬,暖冬造成許多果樹花期混亂,甚至無法開花結果,產量驟減;加上乾旱無雨水,更造成農藥殘留。這個情況以多年生長期作物的水果尤為明顯,例如農友喻嘉璧的蘋果,即因雨水不夠影響農藥代謝,儘管農藥的施用都與往年相同,但檢驗卻顯示農藥殘留量卻比往年要高、殘留支數也較多,因此只能以惜農品(註1)上架。

新聞
【綠主張】營養不均致學習力下降?營養師教4招解決孩子挑食煩惱

學齡階段兒童可能因為家長忙碌,自行購買外食,然而外食種類多且複雜,容易造成日後挑食的習慣,營養不均更可能造成生長及學習的問題。其實運用一些小撇步如以顏色、形狀吸引,或調整烹調方式去嗆辣味等,常能打破小孩心防,更願意多嘗試不同食物。

新聞
【綠主張】給孩子的禮物──廚房裡的真食學習之旅

起初,我的廚房知識大多得自母親;尤其是婚後,為人妻、人母為家人備餐,更依賴母親的廚藝傳授。然而,這世界變化太快,愈來愈多的速食產品、食品添加物、基改產品……,許多食農與料理知識不得不與時俱進。從母親而來的知識在觀念上或許傳統,卻十分激勵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依然堅持捲起袖子洗手作羹湯。因此,食物成為一場無言的對話,把三代的情感傳承下去。

新聞
【綠主張】垃圾桶裡的「良」食:剩食與飢餓的矛盾 你不知道的食物浪費

每年10月16日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所訂的「世界糧食日」,2019年主題訂為「健康飲食實現#零飢餓」(Healthy Diets fora #ZeroHunger World)。糧食安全問題從過去「要餵飽所有人」,到近來重視糧食損失與食物浪費(Food Loss and Waste,FLW)對環境的影響。

新聞
【綠主張】肉品解凍學問大!專家教你3招維持食材新鮮、美味

「冷凍」已成為現代食品常見的保存方式,可以讓食物擁有更長的保存期限。然而在調理之前,須以正確的方式解凍,才有辦法維持食物的營養、鮮度與口感。解凍的方式相當多種,要怎麼做才能吃得安心又美味呢?我們訪談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的張正明教授,向他請教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肉品)的解凍祕訣。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綠主張】依時豐饒、土生土長的原生糯米

季節更迭,農人順應節氣的徵候,田地上的作物也隨之改頭換面,吳俊祐(以下稱吳大哥)以水旱輪作的方式維護地力,每天照料這片土壤裡的有機質與微生物。透過觀察泥地如何與季節、溫度調和,不斷訪視自然界的衰敗與豐饒,也培養出他豁達的人生觀,風災來了他不怕,反而說:「颱風能把害蟲順道捲走,將蟲害量壓低,田地就好像重新洗牌了一次。」

新聞
【綠主張】共同對抗食物浪費:惜食的全球浪潮

明星主廚──安東尼.波登(Anthony Michael Bourdain)在2018年過世前1年完成的紀錄片《浪費食物的故事》(Wasted!The Story of Food Waste),片中的他以主廚的視角檢視美國餐飲業及美國人的飲食習慣,還邀請了來自各國的大咖廚師好友現身說法,揭露食物從產地到餐盤上經歷層層關卡的浪費真相:一顆生菜在垃圾桶裡要多久才能腐爛?為什麼只敢吃鮪魚和鱈魚?隨手丟掉的食物都到哪裡去了?他不改一貫的黑色幽默與嘲諷語調,用食物和影像挑戰觀眾的認知。

新聞
【綠主張】蘇家柚園的日常—柚農蘇建安

「柚」是果形最大的柑橘類,光台灣就有2、30種柚子,從人人皆知的文旦柚、白柚、蜜柚、西施柚、斗柚,還有七星文旦、葡萄柚……等等,且品種越來越多。在合作社的農友中,大家對於柚農的認識多半以種植文旦為主,蘇建安則是目前唯一供應合作社雜柚類的農友。他與父母一起照顧果園,與合作社合作20多年來,日日認真、默默地勞動。談及選擇從農的原因,他笑笑地說:「看到它們(柚樹)開花、結果、長得好,就覺得很開心,就會有收穫感。」

新聞
【綠主張】剩食的社區實踐:香港職工盟的「食德好」食物回收計畫

距離臺灣飛機航程一個多小時的香港,是國人再熟悉不過的國際都會。若問起國人對於香港的印象,除了港星港劇之外,可能就是高樓、商城和海港等意象。然而,你能想像嗎,香港的綠地覆蓋率竟有七成!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綠主張】粘巴達假日學校—運用五感學習生活,復育田野快樂童年

位於竹北溝貝農地的粘巴達假日學校,佔地1,300坪,沒有圍牆,中央保留類似傳統三合院「埕」的設計,環繞著苦楝樹、茅草屋、高腳樹屋、沙地、磚造火炕、環保廁所、茅草迷宮、小池塘等自然素材搭建的空間,孩子們往來穿梭,或盪鞦韆、或攀梯爬高、或草堆開戰、或發呆閒晃,自由自在地做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