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
從戰場治療到牧場的功臣:大小動物都靠我 獸醫師職業面面觀

當我們談到「獸醫師」,腦海中浮現的多半是為家中毛小孩診療的溫柔形象。不僅僅是民眾,許多獸醫系學生最初的志向,也多緣於對伴侶動物的熱愛。然而,這並非獸醫師的全貌。回溯歷史,獸醫學的發展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5年8月號 公職獸醫師 守畜平安

今(2025)年臺灣獲頒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證為「(傳統)豬瘟非疫國」,成為亞洲唯一同時擁有「三大豬病非疫國」地位的國家。但多數國人也許並不清楚,我們之所以能成功打下每場公衛史上動物傳染疫病的勝仗,是因為有一群公職獸醫師們站在身後,守護著我們的日常食安及動物保護與健康。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執業現場,看看他們究竟和一般認知伴侶動物獸醫師們有何不同,又有些什麼心內話想對我們說。

臺北大龍峒,大龍街及昌吉街一帶的臺北大稻埕屠獸場,1909年4月9日興建,1924年8月整修。(圖片提供╱臺北市立文獻館)
豐年雜誌
百年防疫中茁壯的公職獸醫師:從牛疫撲滅看臺灣獸醫學制建立

今年行政院加給公職獸醫師「不開業獎金」,為的是達到長期留才、攬才,穩固防疫堡壘、傳承防疫經驗的目的。公職獸醫師守護著全民吃進嘴裡的動物蛋白,含肉、蛋、乳品的安全與衛生,而臺灣獸醫學發展始於日治時期的牛疫撲滅,在此之前臺灣無論獸醫、人醫,皆是以中草藥為主,民間信仰為輔的迷信、神話與符咒年代。

新聞
各縣市公職獸醫師平均缺4成 賴清德:研擬比照醫師給予「不開業獎金」

不論是經濟動物或寵物,獸醫師在第一線守護動物健康,同時肩負防疫工作,保衛國內畜產業安全,但因獸醫師自行開業收入較高,使得願意從事公職獸醫師的人愈來愈少,總統賴清德今(6)日出席獸醫師節慶祝大會,特別請農業部研擬比照衛生醫療機關的醫師,給予公職獸醫師「不開業獎金」,拉近開業獸醫師與公職獸醫師薪資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