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仲:去化稻米靠拼外銷增內需 逐步提升米價

今年一期稻作剛開始收割的時候,濕穀收購價遭糧商大砍,每百台斤驚見830元,農委會因此擴大公糧收購,以支撐糧價,不過,擴大公糧收購並非長遠之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6日做出保證,要逐漸拉抬稻穀的產地價格,讓稻農不再想把稻穀賣給政府變成公糧,並且能有好的收入;拉抬稻穀價格的方法就是透過供需手段,一方面將稻米外銷以減少國內市場的稻米供應量,一方面鼓勵國人多食用稻米,別總是吃麵包、麵條。

陳吉仲出席種稻達人冠軍賽致詞時表示,這30年來,臺灣的稻米價格幾乎沒有變動過,公糧收購價對國內稻穀價格造成穩定作用,所以農委會現在的目標是逐漸拉抬稻米價格,以減少公糧的收購,但他強調,絕對不是要改變公糧收購制度,而是要讓稻穀能賣到更好的價錢。陳吉仲說,今年一期稻收購了50多萬噸的公糧,有人擔心公糧爆倉,但農委會今年透過加工、碾成飼料米,以及外銷等手段,一定可以去化50萬噸的公糧,所以倉庫一定夠放,且二期稻的價格,將會是很好的價格。

兩種管道去化稻米產量,一是外銷,一是鼓勵大家多吃飯。陳吉仲說,28萬公頃的稻田生產150多萬噸的稻穀,遠超過我們的需求,再加上進口14萬噸的壓力,因此我們必須尋求稻米的外銷途徑,今年稻米外銷數量很多,最近就會有一筆20萬噸的外銷業績,他認為拓展優質稻米的外銷,就能減少稻米留在國內市場的數量。

陳吉仲想拉抬稻米產地價格,聽在消費者耳裡不免產生疑慮,陳吉仲計算每人每年食用45公斤白米,以每公斤40元計算,每人每年才花1800元買白米,換算下來1天才5元,如果漲1成,那就是5.5元,相信很多消費者都會接受,但誰都不希望看到外食費因此跟風喊漲。另外,國人食米消費量1年僅45公斤,但麵粉的消費量每人每年竟有50公斤,陳吉仲認為這種情形一定要改變,他建議大家可以思考看看,吃一口米飯,並不光是吃飽而已,而是28萬公頃稻田的背後,維持了糧食安全、生態環境,以及對臺灣文化的貢獻。

陳吉仲說,拓展外銷以去化公糧,公糧不會爆倉,二期稻也會有好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