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番茄可望免檢疫產地直送日本 國內首個「非疫點」作物日審查中

小果番茄有望成為國內第一個非疫生產的作物。圖為雲林小果番茄非疫生產試驗點。(圖片提供/防檢局)

臺灣位於亞熱帶、熱帶地區,原有東方果實蠅、瓜實蠅等作物害蟲,包含小果番茄在內百餘種作物均是其寄主植物。因小果番茄皮薄,國際貿易時若以蒸熱、低溫冷藏等傳統檢疫方式處理會損害果品,農委會防檢局歷經3年努力,建立非疫生產設施及管理模式,並於試驗點累積連續1年以上無果瓜實蠅紀錄,在今年4月29日向日本農林水產省提出申請,可望成為國內第一個非疫生產的作物。

臺灣是WTO會員之一,農產品貿易受到《食品衛生檢驗與動植物檢疫措施協定》(SPS)規範,以及SPS要求遵循的「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PCC)及其相關國際植物防疫檢疫措施標準(ISPM),以降低有害生物傳播風險。其中ISPM即有非疫生產點相關國際標準供各國遵循,讓疫區國家透過特殊條件維持非疫狀態的非疫生產點,可無須額外檢疫措施進行國際貿易。

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表示,由於臺灣是東方果實蠅及瓜實蠅疫區,國內番茄未曾外銷過非疫區的日本,考量包括玉女、聖女等品種小果番茄是難以進行其他檢疫處理的高經濟作物,防檢局因此參考國際非疫生產相關規範,從109年起委託中興大學及臺灣大學等共同合作,研發智慧化害蟲監測等技術,輔導試驗點建立小果番茄非疫生產模式,以及相關非疫生產規範。

東方果實蠅。(圖片提供/防檢局)

瓜實蠅。(圖片提供/防檢局)

鄒慧娟指出,非疫生產規範包括軟硬體兩方面,硬體需要具有良好密閉效果的設施,軟體要求則須做好人員、資材、設備進出管理及記錄,包括在設施中以防蟲包裝做包裝,包裝後貼上檢疫標示,方便出口時海關抽樣安全檢查可配合於密閉空間進行等,以確保生產外銷的小果番茄不會罹染果瓜實蠅。

防檢局於雲林、嘉義建立2處小果番茄非疫生產試驗設施試驗點,在110年間已完成連續1年以上無偵獲任何果瓜實蠅紀錄,符合國際規範。鄒慧娟說,防檢局將非疫試驗點生產紀錄及所建立的非疫生產規範於今年4月送交日本審查,未來若日方審查通過,國內番茄農就可循其公告規範直接進行生產,當期作物即可無須額外檢疫處理外銷日本,但迄今日方尚未有進一步回覆。

防檢局計畫結束後,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則依防檢局非疫生產點設立規範,在今年於雲嘉地區再輔導成立4處小果番茄試驗點,讓農民學習此栽培模式,未來可接軌做非疫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