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馬鈴薯進口替代新契機!加工鮮食兩用品種「種苗6號」 適合中南部栽培

種苗6號(97-462)塊莖(左圖)與塊莖切面(右圖)。

內容提供/農政與農情 文/張勝智、廖文偉、邱訓芳、邱燕欣(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近年來因環境氣候異常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農糧生產甚遠,也造成我國市場需求量大之作物如馬鈴薯等,進口供應受到極大影響,缺少薯條或洋芋片,造成食品業供貨不及、斷貨及缺貨的消息,時有所聞。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原產於南美祕魯及玻利維亞之安地斯山區,茄科茄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因栽培區域廣闊與用途多元深受歡迎,已是全球農糧生產的第四大糧食作物,在臺灣雖不作為主食使用,但在餐桌蔬食或食品加工占重要地位。

馬鈴薯在國內雖非主食,用作蔬食、加工食品的消費量卻相當大,除薯球商品外對健康種薯也有進口需求。

馬鈴薯適合栽培於涼爽少雨的氣候,故以種植於臺灣冬季裡作的中南部地區為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簡稱種苗場)因鄰近臺中產區且擔負健康種苗繁殖等重要生產任務,在品種選育上亦付出多年努力,前後育成「種苗2號」與「種苗4號」,近年更育成加工與鮮食兼用品種——「種苗6號」。

本篇文章將介紹此次育成之新品種「種苗6號」的生育特性、栽培方法與相關建議,供農民與種苗產業參考。本品種因兼具加工與鮮食特性,產量表現及生長勢佳,且對晚疫病與環境適應性較克尼伯(馬鈴薯主流品種之一)佳,因此於農民收益的提升及國產農產應用具極高價值。

品種育成與育種經過

本次申請品種權之馬鈴薯「種苗6號」(營養系代碼97-462)為種子播種實生苗選拔育成。1986年由國際馬鈴薯中心(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CIP)引進之雜交F1種子(True Potato Seed,TPS),親本PIROLA(歐洲重要品種之一)與XY-19雜交後代株自然結果之後裔。

馬鈴薯為茄科植物,花朵外觀與番茄類似;但一般馬鈴薯以種薯而非花朵繁殖的種子栽培。(圖片來源/Paul VanDerWerf@flickr CC BY 2.0

親原之PIROLA具有高產、生長勢旺等優良特性,XY-19則具耐病毒病之特性。雜交F1種子經實生苗培育為營養系後,於89年種植於雲林縣斗南鎮試驗區,採得自然結果(Open Pollinated)之種子。97~98年分批將種子播種繁育為實生苗,共取得1,500個營養系,應用營養系選拔法進行汰選評估,99年秋作於種苗場馬鈴薯試驗網室,進行第一次汰選,初選出780個營養系,其中包含本次申請命名之馬鈴薯品系,代碼為97-462,而後於100年秋季進行第二次汰選,選出塊莖產量與品質較佳之460個營養系。

101年與102年秋作於種苗場露天試驗田區,進行第三次及第四次汰選,評估品系對環境耐性及露地栽培的生育表現,選出表現最佳之97-462等30個營養系。

為評估國產馬鈴薯品種多元應用價值,種苗場自103年起開始進行加工性狀評估,103年針對上述30個營養系,進行加工薯片試驗,評估塊莖採收後,加工油炸製成薯片之品質與表現,結果以97-462等15個營養系表現較佳。

種苗六號,洋芋片
馬鈴薯「種苗6號」製成的洋芋片呈漂亮的金黃色,薯味濃郁且褐化比例低。

104~106年間,分別進行種薯繁殖及儲藏後加工試驗,最終汰選出具高產、薯型表現佳及優良加工儲藏特性之營養系97-462(現命名為「種苗6號」)。目前已完成品種權申請,進行品種權審查中。

種苗6號之品種特性

(一)具加工與鮮食兼用特色,塊莖有高固形物,經加工廠適用溫度儲藏(10~12℃)後,具低還原糖與可製成洋芋片特色,薯片金黃色、薯味濃郁且褐化比例低,具優良加工潛力;此外,在鮮食亦具有濃郁香味,也可兼用於烹煮等多元應用。

(二)本品種屬於中生種,種植期100~110天,株型表現直立,莖粗且葉色為綠色、葉長約32公分、葉寬約22公分,生育表現佳,生長勢強且栽培容易,對環境逆境耐受性高於克尼伯。塊莖為短卵圓形,薯皮黃色,薯肉白色。具結薯量與可售薯比例高,且不易裂薯等良好特性,單位面積產量約34公噸/公頃。

洋芋片
經10℃儲藏3個月後,加工油炸洋芋片顏色表現,分別為克尼伯(左)、種苗4號(中)及種苗6號(97-462)(右)。

栽培管理與注意事項

種苗場育成之新品種「種苗6號」,可依一般馬鈴薯慣行方法栽培,其他栽培需管理注意事項如下:

(一)栽培期與環境:種苗6號(97-462)屬中生種,栽培期約需100~110天,因馬鈴薯生育適合種植於涼爽不潮濕之秋冬季,臺灣北部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降雨頻繁,易於發生晚疫病等病害,故建議種植於中南部地區,如臺中及雲嘉地區之砂質壤土或排水良好之壤土為宜。

(二)水分管理:馬鈴薯栽培建議於定植後約2~3天適度進行溝灌,萌芽出土後,依氣候條件及土壤濕度,適時灌溉,定植60天後逐步減少灌水量及次數,採收前10天則停止灌溉,以利於後續採收。

(三)病蟲害管理:相較於現有主流品種克尼伯,對晚疫病具耐病性,但對病毒不具抗病性。生育期間仍需注意進行病蟲害防除,其餘栽培管理建議依據《植物保護手冊》推薦方法,適時進行病蟲害防治。

(四)採收:本品種生長勢旺盛且植株健壯,種植至採收前葉片少有黃化現象,建議可於秋冬作種植後約100~110天採收塊莖。

種苗6號田間種植情形
種苗6號(97-462)田間種植情形。

產量和抗病性優於克尼伯 望吸引農民生產

種苗場育成之馬鈴薯新品種「種苗6號」相較於目前臺灣主流市場品種克尼伯,具更佳的環境適應能力,且同屬加工與鮮食兩用品種。在產量與品質表現上,每分地產量達3.4公噸,優於常見之克尼伯品種,且可售薯比例高,對商業生產更具效益。

在栽培管理方面,因生長勢旺盛,相較於克尼伯對環境耐候性及晚疫病耐性表現佳,可有效減少農民與生產者在農藥施用與栽培管理上的負擔,提高生產者種植意願,對於國產農糧生產與進口替代具相當效益。

本品種目前完成品種權申請,刻正進行品種權審查中,未來期待透過健康種苗生產及技術移轉等方法,逐步提供優質國產品種,供種苗產業應用,擴大國產馬鈴薯生產利基。


本文經農傳媒編輯,轉載自2022年9月號《農政與農情》,原文標題為〈臺灣馬鈴薯新品種—種苗6號 加工鮮食兩相宜將成市場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