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稻作面積、提升穀價奏效 112年糧政業務預算照列 陳吉仲:明年續降至23萬公頃

農委會推動稻作四選三、大區輪作,降低國內稻作面積,也減少公糧倉容壓力,稻穀市場價格更好。(圖片提供/農糧署)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8)日審查112年度農委會主管農業發展基金等預算,立委關心公糧超收等問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委會推動稻作四選三、大區輪作,國內稻作面積已降至24萬公頃,有助提高穀價、增加農民收益,明年稻作將再持續減至23萬公頃,鼓勵轉作大豆、硬質玉米等。

立法院今日審查農業特別收入基金等預算,其中農業發展基金中涉及(公糧)糧食銷售的57億多元,立委陳明文等因109年度公糧售價偏低、110年度外銷量不如預期等,銷貨收入降低,提案112年增加預算5千萬元。農委會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因去年乾旱一期作休耕、今年推動四選三政策,國內公糧收購已降至38萬公噸,相較往年58萬公噸減少20萬公噸。經委員會同意此項預算照原列數不調整。

審查涉及公糧收購業務的糧政業務計畫預算時,立委邱議瑩詢問,公糧收購價格是否有意調整?112年預算是按往年價格編列?立委蘇治芬則指出,公糧收購雖已降至38萬公噸,農委會仍應避免公糧倉儲過久,使國人吃到舊米對食米印象不好,去化又要層層補貼;陳明文也擔心,補貼公糧去化銷售提供學校、軍隊食用,可能給人食用次級米才給予補貼的不好感受。

陳吉仲表示,農委會的政策目標是要讓糧政業務收入及支出同時減少,也就是當公糧收繳愈少、市場價格愈好,將公糧再賣出去的收入也會減少;為了真正照顧稻農,國內稻作面積約27萬公頃,農委會去年起推動四選三等政策,稻作面積已減3.1萬公頃、剩24萬公頃,明年可以減少4萬公頃、剩23萬公頃,轉作大豆、玉米、高粱,讓水稻、雜糧農民雙贏。

陳吉仲說,今年臺南後壁濕穀價格每百臺斤高達1,170元,二期作中、北部已在收割,現在也有1,120至1,140元,今年預計公糧收購數量35.8萬公噸,一般只要濕穀價格高於公糧收購(乾穀)中輔導收購價格,大部分農民就不會繳交公糧。

「國軍及學校現在都吃新鮮的米」,陳吉仲指出,以前學校午餐業者跟農糧署申購公糧良質米,但現在農糧署鼓勵購買產銷履歷米,且是直接從市場去拉(貨源),市場米價會更好;以前公糧收進倉儲再處理,還要管理成本,明年公糧收購將更有彈性,若是要外銷的米就直接在市場上購買,直接出去,當期新鮮的米販售價格會更好。

農糧署糧食儲運組長黃昭興表示,農糧署從110學年起擴大全國試辦產銷履歷米供應學校午餐食材,讓學校可以公糧米價格買到產銷履歷食米;無論學校或軍隊,即使是採購自公糧,均是當年最新期的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