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急救站Q3救傷統計出爐 小雨燕最多 麻雀躋身第二

今年救治的小雨燕數量較多,累計前三季有49隻,其中來自臺東體育館的小雨燕有20隻,圖為臺東體育館的小雨燕送至野生動物急救站時的情形。(圖片來源/野生動物急救站)

野生動物急救站統計今年1至9月收治野生動物情形,小雨燕49隻最多,其次為麻雀35隻,救傷野生動物物種前5名全是鳥類,去年同期野生動物急救站收治的受傷野生動物,以領角鴞、穿山甲最多,與今年情況明顯不同。此外,今年累計至今(12)日為止,野生動物急救站已收治醫療的動物數量已達674隻,與去年全年收治數量相當。

特有生物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研究員詹芳澤指出,今年救治的小雨燕數量較多,累計前三季有49隻,成為急救站救傷動物第1名,如果扣掉從臺東縣體育館送來的20隻小雨燕數量不算,數量還算正常;麻雀成為救傷動物第2名,原因目前不是很清楚,但以剛孵化出來的幼鳥落巢受傷比較多,有可能是因為地方第一線救援單位救援量能不足,輾轉送到野生動物急救站。

根據野生動物急救站統計,今年前三季救傷數量前十名的野生動物依序為小雨燕、麻雀、領角鴞、鳳頭蒼鷹、五色鳥、穿山甲、食蛇龜、黑冠麻鷺、臺灣夜鷹,以及赤腹松鼠。其中的領角鴞、鳳頭蒼鷹、穿山甲、食蛇龜等4種是保育類,其餘為一般類野生動物。

(資料來源/野生動物急救站)

鳳頭蒼鷹是野生動物急救站救傷動物前五名。(圖片來源/野生動物急救站)

詹芳澤表示,今年救傷動物數量比較多,且一般類野生動物的幼獸也比往年多,今年到10月12日止野生動物急救站已醫療674隻野生動物,幾乎是去年一整年的救治數量,2021年全年救治野生動物數量有685隻,預估今年數量一定在700隻以上,可能會達到2020年757隻的水準。

詹芳澤說,「特生中心沒辦法拒絕醫療非保育類野生動物,只要是本土的野生動物受傷,急救站都會處理」,野生動物急救站有時也會接獲民眾抱怨地方政府,無力或不願救治非保育類的野生動物,「有時候民眾真的會從很遠的地方開車來南投,將受傷的野生動物送來急救站救治」。

觀察救傷原因,創傷多達288件,仍是最主要的送醫救治原因,其次為幼年動物落巢有177件,詹芳澤指出,野生動物創傷原因主要是因為野生動物活動區域與人類重疊,導致可能被狗咬、被網子纏住、撞上玻璃、出車禍等,以保育類動物穿山甲為例,今年迄今送來急救站有29隻,其中15隻是被犬隻咬傷,占比超過一半,這15隻被狗咬傷的穿山甲中,有8隻已完成野放,4隻在救傷過程中死亡,1隻野放訓練中逃逸,2隻還在醫療中。

詹芳澤說,過去20年獸鋏是造成野生動物創傷的主要原因,但近十年來,造成野生動物創傷主因已變成是犬隻咬傷,尤其是2018年以後,情況日趨嚴重。

野生動物急救站救治的穿山甲創傷主因為犬隻咬傷。(圖片來源/野生動物急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