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乳一滴快速鑑別乳房炎病原菌種類 精準投藥及食安把關可靠它

生乳有害菌種快速鑑別技術可大幅縮短鑑別乳牛乳房炎病原菌種類,有利準確投藥治療。(圖片來源/ Wolfgang Ehrecke from Pixabay)

乳房炎是普遍的乳牛疾病,在疾病鑑定上若利用傳統的細菌培養方法需時48至72小時,相當耗時,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開發「生乳有害菌種快速鑑別技術」,可在取得檢體2.5小時後檢出生乳中的有害致病菌,較傳統方法所需時間大幅縮短,酪農可更快速掌握乳牛的乳房炎病程,並及時正確使用抗生素治療。

畜試所指出,「生乳有害菌種快速鑑別技術」是以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eal-time PCR)確認包含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等15種生乳中常見有害致病菌及抗生素抗藥性基因,提供獸醫師精準診斷及治療,減少無效抗生素的使用,及避免牛隻乳房炎的治療產生抗藥性。

新竹分所長蕭振文表示,可鑑定的15種有害致病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屬、無乳鏈球菌、壞乳鏈球菌、乳房鏈球菌、大腸桿菌、腸球菌屬、克雷伯氏菌、黏質沙雷氏菌、牛隻棒狀桿菌、化膿隱密桿菌或吲哚嗜腖菌、牛黴漿菌、黴漿菌屬、酵母菌,以及Prototheca spp,檢測出乳牛乳房炎的致病菌種類,就能精準投藥,避免無效治療。

新竹分所研發的生乳有害菌種快速鑑別技術準確度高,蕭振文說,分所每年參與國際畜政聯盟(ICAR)於3月及9月辦理的乳質檢驗能力試驗,截至今年為止,菌種快速鑑別比對的正確率為100%,即生乳中15種病原菌可百分之百鑑定出來,檢測能力達國際水準,至於未來可提供酪農及相關產業團體哪些服務,則需要進一步爭取經費才能洽談推廣及合作事宜。

乳牛若罹患乳房炎,會影響乳產量及品質,生乳品質進一步影響鮮乳及乳製品後端成品品質,新竹分所指出,衛生福利部去年7月修正乳品類產品有關微生物的衛生標準,乳製品的品質管理概念已由過去的「總生菌數」修正為「特定病原菌」,增訂部分指標性病原菌,例如沙門氏菌、腸炎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等,並將衛生指標菌包括生菌數及大腸桿菌群,擴大為腸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監測,這項技術因具備快速鑑別功能,可以供乳品加工廠用於微生物例行品管工作及快速進行危害分析使用,把關國產鮮乳食安。

畜試所新竹分所以即時定量PCR技術進行一滴乳菌種鑑定。(圖片來源/畜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