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民觀察】消失的屋頂

傳統建築與水泥房並存

傳統建築與水泥房並存,圖左為高屋,圖右為主屋。

文字攝影/彥

過去好長一段時間,島上的日常圍繞在山、海、田之間,而建築空間作為承載生活的系統,提供居住也支應生產。達悟傳統建築包含常被稱為地下屋的主屋、高屋(工作坊)、涼台、船屋,各空間的機能屬性不同,有相應的建築工法。

後來,水泥房取代了地下屋,數個部落填平既有的房屋。鋼筋混凝土大幅取代木造工法,人們漸少至山林取建材,建築的系統開始不再循環於島上。同時,傳統建築難以支應當代生活,小島的生活已不止於小島,被迫與外界牽連。目前剩朗島、野銀兩部落保存較為完整的傳統建築聚落,僅有極少數族人還居住於地下屋。

油毛氈,

瀝青滲透於粗毛氈製成的防水布。

這大概是小島傳統文化存續於當代的演化之一,島上現存的地下屋都以黑色油毛氈作為屋頂的材料。還沒有油毛氈的年代,屋頂以晒乾的茅草製作,數枝集合成一捆,數捆再集合成面。以茅草或芒草製作的屋頂,為了遮風擋雨多層堆疊,相比現今的油毛氈只需單層即可防水,也因此完工的厚度不同,茅草屋頂動輒數十公分,油毛氈最厚也不足一公分。

過去小島各類建築的黃褐色屋頂都比現在高與寬許多,當代的地下屋相比矮了一截,視覺上的比例與傳統的地下屋已不同。偶然看到部落的老照片,舊影像裡的建築氣勢英挺充滿自信,家屋面海占據自己的地洞,屋頂探出地平線,從灘頭到山丘分層錯落。我好愛老照片中的大屋頂。

或許這可以說是地下屋的進化吧?畢竟作為建築材料,油毛氈比傳統屋頂養護方便,且價格便宜。

但建築作為生活的空間,瀝青的熱傳導率比茅草高,又因厚度差異影響熱阻,以致現今油毛氈屋頂的地下屋隔熱效果不甚理想。傳統以茅草或芒草製成的屋頂,不單視覺上好看氣派,厚實的屋頂也良好隔絕烈日熱源。油毛氈屋頂的地下屋,室內易隨日晒升溫卻散熱困難,夏日儼然為大型烤箱。

PROFILE

 臺北人,建築設計背景,在淡水河邊念大學時開始接觸地方事務,畢業後被學長拐去拍紀錄片,因為當兵來到蘭嶼,目前長住小島,島齡三年,近期的煩惱是搬家。

拼板舟
放置灘頭的拼板舟,油漆隨時間而斑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