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歐洲人的「惡魔植物」:曾被處以火刑、也讓英女王中毒 揭開馬鈴薯的黑歷史

常見於餐桌的馬鈴薯,在中古歐洲世紀竟是人們眼中的「惡魔植物」。(圖片提供/CC0 Public Domain)

內容提供/平安文化 文/稻垣榮洋 譯者/劉愛夌

在歐洲前所未見的農作物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的安地斯山脈。哥倫布發現美洲後,歐洲人才知道有馬鈴薯這種植物。為什麼哥倫布沒有將馬鈴薯帶回歐洲呢?因為馬鈴薯田位於山地,而哥倫布主要是在沿海地帶探索,所以一直沒有機會「遇見」馬鈴薯。後來許多歐洲人追隨哥倫布的腳步來到南美,才在十六世紀將馬鈴薯正式帶入歐洲。

歐洲因為土地瘠薄,一直以來都只能種植麥類。而馬鈴薯生命力強韌,在貧瘠的土地也能夠生長,這對歐洲人而言簡直有如救世主降世一般。如今馬鈴薯已是歐洲料理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德國菜中就有許多馬鈴薯料理。

事實上,馬鈴薯當初也是花了一番工夫才打入歐洲市場。

歐洲不產「薯類」。原產於美洲大陸的馬鈴薯,對歐洲人是相當陌生的作物。薯類多產於雨季旱季分明的熱帶。這種植物在雨季拚命生長綠葉,並將養分儲存在位於土裡的薯塊中,藉此度過旱季。

歐洲的農耕地帶屬於地中海型氣候,地中海沿岸地區的主要作物──小麥也是秋季播種、冬季生長。除了小麥,根菜類如白蘿蔔、蕪菁也是歐洲的常見作物,這類蔬菜只將葉子探出地面進行光合作用,再將養分存在土裡的根部。如上所述,以前的歐洲人只看過白蘿蔔等根菜類,對薯類則是一無所知。

《聖經》從未提及,被處以火刑的馬鈴薯

當時馬鈴薯在歐洲不受歡迎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聖經》裡並未提到馬鈴薯。根據《聖經》記載,神創造的植物是用種子發芽生長,馬鈴薯卻是用塊莖,這讓馬鈴薯成了歐洲人眼中的異類植物。在西方人心中,《聖經》未記載的植物就是魔鬼之物,馬鈴薯也就此被貼上「魔鬼植物」的標籤。

中世紀歐洲曾一度盛行「獵巫運動」。在這樣的風氣之中,馬鈴薯這個「魔鬼植物」也被推上了審判台。世上的生物皆是透過雌雄結合來繁衍子孫,馬鈴薯卻只要以莖作種即可繁殖,這讓當時人認為馬鈴薯有「性別不純」之嫌,因而判決馬鈴薯有罪,並將之處以「火刑」──將馬鈴薯丟入火堆燒掉。可想而知,馬鈴薯的「行刑現場」肯定是香氣四溢,不知當時旁觀的人是否也為這股香味而垂涎三尺呢?

在派對上中毒的伊麗莎白女王

古時歐洲人視馬鈴薯為「魔鬼植物」,他們不吃馬鈴薯,而是將馬鈴薯作為珍奇植物觀賞。不過,還是有部分有識之士相中馬鈴薯的強韌生命力,將之視作歐洲的重要糧食。馬鈴薯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薯類,就連在安地斯山脈這種貧瘠高地都能夠栽種收成,所以在氣候陰涼的歐洲也能夠生長。

因不敵饑荒,各國王室開始設法推廣馬鈴薯。問題來了,要怎麼推廣這個世人心中的「魔鬼植物」呢?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左思右想,決定先在上流階級推廣馬鈴薯。為此,她特地舉辦了一場馬鈴薯派對,並廣邀貴族王室參加。然而,因派對的廚師對馬鈴薯並不了解,竟將馬鈴薯的葉子入菜,導致伊麗莎白一世茄鹼中毒。這麼一來,「馬鈴薯有毒」的印象在英國人心中就更加根深蒂固了。伊麗莎白一世的推廣行動,反而讓馬鈴薯很晚才在英國普及。

  • 農傳媒編按:伊麗莎白一世本人或宴會中貴族因馬鈴薯葉中毒的故事流傳甚廣,但缺乏相關記載根據,這部分應視為傳說奇談恐非歷史事實。

一場植物疾病竟成了愛爾蘭的悲劇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茄鹼中毒後,進一步加深了英國人民對馬鈴薯的戒心,導致馬鈴薯一直到十九世紀才在英國普及。不過,北方的愛爾蘭因為土地貧瘠,早在十七世紀就開始種植馬鈴薯,十八世紀後,馬鈴薯甚至成了愛爾蘭的主食。

愛爾蘭的人口於十九世紀初僅有三百萬人,開始吃馬鈴薯後大幅增加為八百萬人。

到了一八四○年代,一場突如其來的植物疾病侵襲了愛爾蘭的馬鈴薯田,導致馬鈴薯嚴重歉收。當時愛爾蘭在飲食上已離不開馬鈴薯,這場歉收引發了一百萬人餓死的大饑荒。

為什麼會如此嚴重呢?問題其實出在愛爾蘭的種植方法。馬鈴薯是營養繁殖型的作物,只要種植塊莖即可生長增殖。因此,愛爾蘭全域只種植產量最多的某種品種。種植單一品種會發生什麼事呢?假設這種品種無法抵抗某種疾病,一旦不幸發生傳染病,整區的馬鈴薯都會遭殃。

也因為這個原因,傳染病發生後,全愛爾蘭的馬鈴薯無一倖免。當時並非沒有農藥,但當時的農藥是專為製酒的葡萄所設計。馬鈴薯屬於新作物,所以農藥對馬鈴薯的疾病完全起不了作用。愛爾蘭自古本就多饑荒,後來才開始依賴馬鈴薯。對愛爾蘭人而言,馬鈴薯歉收無疑是一種致命傷。

當時英國將愛爾蘭視為附屬國家。然而,愛爾蘭面對此等災禍時,英國的反應卻相當冷淡,導致愛爾蘭人民對英國非常不滿。這次事件甚至催化了後來的愛爾蘭獨立運動。

馬鈴薯的歉收 間接催化移民運動

大饑荒爆發後,愛爾蘭人無糧可食,只好出走故鄉前往新天地──美國,據傳當時移民高達四百萬人。

十九世紀中葉到後葉,美國結束西部開拓,正準備推動工業。這時愛爾蘭人大量移民美國,正好提供美國工業化和近代化所需的大量勞力。在這群人的支持下,美國國力日漸增強,終於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家。

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的曾祖父──派翠克.甘迺迪就是愛爾蘭移民。約翰.甘迺迪是推動美國月球探測計畫的重要人物,年紀輕輕四十三歲就當上第三十五任美國總統。如果沒有這場愛爾蘭大饑荒,人類或許就無法登陸月球了。

甘迺迪家是人才輩出的美國名門,除了約翰.甘迺迪總統,還出了許多知名的政治家與企業家。除了甘迺迪,雷根、柯林頓、歐巴馬等多位美國總統也都系出愛爾蘭。創立迪士尼的華特.迪士尼、創立麥當勞的麥當勞兄弟,祖先也都來自愛爾蘭。一場愛爾蘭大饑荒,對之後的美國造成了莫大的影響。

歷史不談「如果」,但我還是忍不住感嘆,如果當時馬鈴薯沒有歉收,現在或許就沒有美國這個超級強國。

本文摘自《撼動世界歷史的14種植物:「植物」才是操縱歷史的幕後黑手?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黑奴制度、鴉片戰爭……所有歷史上的關鍵時刻,都跟植物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