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玉米頂尖育種家 38年育成九品種及保種 謝光照:自有品種要用才有

農試所退休研究員謝光照公職生涯38年投注玉米育種,見證臺灣玉米栽培歷史變遷。圖為謝光照與硬質玉米合照。(圖片提供/農試所)

近幾年受到全球Covid-19疫情影響,包括飼料(硬質)玉米在內的國際原物料價格節節攀升,連帶影響依賴硬質玉米的畜牧業生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剛剛退休研究員謝光照育成的硬質玉米品種「臺農7號」,比前一個推出至今己經34年的「臺農1號」產量高,未來可望提高國內硬質玉米自給率。

為了避免國際玉米價格影響國內農牧生產,農委會今年推廣種植硬質玉米目標5萬公頃,謝光照育成的硬質玉米品種「臺農7號」,具有高產、抗銹病且生長期短等特性,前年授權種苗改良繁殖場生產種子,去年種植面積已超過1千公頃,今年預估達2、3千公頃,成長快速,堪稱疫情時代符合時代需求的優良品種。

謝光照表示,臺農7號產量約每公頃8公噸,比農試所前一個品種「臺農1號」高出20%至30%,大約與國外引進品種「明豐3號」相當,且抗銹病,生育期約120天,又比明豐3號快了1個月左右。品種好壞看農民接受度即可知,臺農1號推出至今34年,歷年累計栽培面積超過60萬公頃,但謝光照說,「臺農7號未來會取代臺農1號」。

硬質玉米「臺農7號」豐產、抗銹病且生育期短,謝光照認為勢將取代「臺農1號」。(圖片提供/農試所)

謝光照自民國73年到農試所服務,服務至今38年,6月30日退休,是臺灣頂尖玉米育種家,每天固定7點就巡田,手上有很多育種材料,但他對農民有幫助的品項,才會命名品種。農試所長林學詩說,「謝光照謙沖為懐,樂於助人,大家尊稱謝公。」

謝光照在農試所參與育成玉米品種有「臺農351號」以及臺農1至8號,其中包括硬質玉米3個、青割玉米3個、糯性玉米2個及白玉米1個,總共9個品種。硬質玉米及青割玉米主要供畜牧業飼料使用,糯性玉米及白玉米則是食用玉米。

針頭拿不成拿鋤頭 「憨憨做」成就玉米發展活歷史

玉米在同一植株上有雌、雄兩種花,自然狀態下容易與其他植株的花完成授粉,使得後代特性常常與上一代不一致,要保持優良特性,需經過人為強迫植株自己給自己授粉形成「自交品系」,有了自交系作為親本才能育出新品種,自交系可說是育種的基礎。

除了已命名的品種,謝光照38年公職生涯共育出超過5千個玉米自交系,在他退休後保存於國家種原庫,成為後進玉米育種者最珍貴的寶藏。

謝光照6月30日正式退休,公職生涯共育出超過5千個玉米自交系,成為後進玉米育種者最珍貴的寶藏。(圖片提供/農試所)

謝光照是澎湖人,大學考上中興大學農藝系才來臺就讀,繼而在臺中成家立業。謝光照說,他高中念丙組(醫農),只因大學沒考好,「針頭拿不成拿鋤頭」,大學班上60幾個人,到畢業時已轉掉一半、多是重考學醫,他認為「念農還可以、也是為了工作」,因此就留了下來。

大學畢業當兵,當了2年輔導長退伍後,謝光照回到中興大學做了1年臨時計畫助理,高考考上、分發農試所服務,一做就是38年,他謙稱,「我比較憨、比較執著,想說家在臺中、小孩也在這裡出生,就腳踏實地憨憨地做。」謝光照不僅育成品種數量多,並見證臺灣玉米栽培歷史變遷。

謝光照高中念丙組(醫農),他謙稱只因大學沒考好,「針頭拿不成拿鋤頭」,退伍後高考考上分發農試所,一做就是38年。(圖片提供/農試所)

「民國40幾年,國人每年食米量280多萬公噸,後來美援文化影響飲食習慣改變,改吃小麥麵粉,70年只剩160幾萬公噸,」謝光照說,當時臺灣稻米生產過剩,政府73年推行「稻田轉作計畫」,因此他分發農試所,便進入雜糧研究室跟著前研究員呂宗佳做玉米研究,前兩個品種臺農351號、臺農1號都是回應當時農業政策需求的硬質玉米品種。

飼料玉米重要性因時而異 「手上有品種、要用時才有」

謝光照指出,臺灣在進入WTO以前已開放玉米進口,當時國內需求量約450萬至500萬公噸,但自給率一向不到5%,因國內生產成本高,進口玉米每公斤只要3、4元,政府因此推動保價收購制度,每公頃收購5千公斤、每公斤15元,到民國85、86年才將種植面積拉到6萬公頃、約30萬公噸,雖然自給率最高不過5%、6%。目前國內硬質玉米自給率僅約2%。

謝光照說,早期硬質玉米品種每公頃產量約3公噸,臺農351號提升到5公噸;硬質玉米需要人工剝除苞葉、曬乾脫粒,臺農351號苞葉難剝,臺農1號苞葉好剝因而取代,且籽實乾燥快速適合機械收穫,因此可種植34年歷久不衰。

硬質玉米「臺農1號」苞葉容易剝除,有利人工,籽實容易乾燥也適合機械採收。(圖片提供/農試所)

硬質玉米之外,民國80年代為了國內酪農業發展,農試所也曾開發青割玉米品種,育成臺農2號、3號。謝光照說,因當年牧草比較便宜,青割玉米栽培並未盛行,未持續生產,他直到去年才又育成早熟、高產且抗銹病青割玉米新品種「臺農8號」。

國內飼料玉米栽培成本高,難敵進口原料,但近年的全球疫情及氣候變遷衝擊糧食安全,國內玉米栽培有必要維持適當自給率。謝光照說,承平年代大家都不會想到飼料玉米,明年的疫情及烏俄戰爭或許也會告一段落,美國玉米重新大量進口,但他總認為,「自己手上要有品種,隨時國家要用才有」。

政策轉向開發食用玉米 研究臺南白玉米 育成產量倍增品種

「89年(玉米)保價收購制度暫停,玉米栽培從6萬公頃逐漸降到1萬公頃」,謝光照表示,政府不堪收購需求預算龐大,因此取消收購制度,從87、88年起即不再支持硬質玉米研究,因此國內僅剩臺南學甲、鹽水及嘉義義竹、朴子等地非灌區約1萬公頃種硬質玉米,他也因此轉向研究食用玉米品種。

現代看電影會吃爆米花,但對早期臺灣民眾來說,則是在電影院門口買根或烤、或水煮的白玉米,看電影時一顆顆剝來吃,有時電影播完了、手上的玉米還沒吃完。當時人們所吃的白玉米是從日治時期引進的自然授粉品種「臺南白玉米」,由於此品種全臺各地栽培百年,各地植株性狀已不大相同,謝光照在進修博士學位時以此為題,到全臺各地收集種原,調查其生態遺傳,育成自交系,並從中挑選高產組合,育成白玉米「臺農4號」。

「臺農4號」比當時臺南白玉米品種產量高出近一倍。(圖片提供/農試所)

謝光照指出,臺農4號比原有品種產量高出4、50%,當年沒有品種權概念,臺農4號未經授權,只收成200公斤種籽,無償提供農民試種,「現在市場還有、雖然比較少,不喜歡糯性玉米傷胃的人就會吃這種」。

全臺各地菜市場收集種原  「彩虹玉米」開國內彩色玉米風氣之先

「臺農4號沒甜味、有玉米香,果皮厚、吃起來還有渣渣感,因當初育種目標以產量為主,以食用口感為重的則是臺農5號」,謝光照表示,臺農5號追求食用價值,因此注重果皮要薄、果皮含量少、Q度要夠且外觀要美麗。

黑糯玉米臺農5號果穗上的果粒依成熟度不同,呈現深紫、淡紫、紫紅、黃、白等不同顏色,顏色參差、色澤鮮麗,商品名因此命名為「彩虹」,其外觀在謝光照所有玉米品種中顯得獨樹一幟,更是當時國內第一個彩色單交種(2個自交系雜交),開國內風氣之先。苗栗通霄鎮農會從98年技轉栽培彩虹玉米至今,已成為其地方特色作物。

「臺農5號─彩虹玉米」,顏色參差、色澤鮮麗,開國內彩色玉米風氣之先。(圖片提供/農試所)

謝光照表示,政府1987年開放老兵返鄉探親,逐漸有人從中國帶回黑紫色糯玉米種植,最早在苗栗後龍發現,後來各地都有人種,他因此在全臺各地菜市場收集種原,並透過種苗商收集國外品種,育成臺農5號;他說,「目前市面上黑糯玉米還找不到一個比臺農5號好吃」,臺農5號果皮跟民眾習稱「甜玉米」的超甜玉米品種一樣薄,甜度有10、11度,口感軟Q,雖是糯玉米,食用卻不會脹氣。

缺天時地利臺灣難育「甜玉米」 玉米筍、保健品種育種可能性猶多

謝光照育成玉米品種包含多種類型,但似乎沒有餐桌上常見的「甜玉米」。謝光照坦言,因超甜玉米品種種子成熟時需要乾燥冷涼環境,臺灣氣候多濕,雜交種子幾乎發霉爛掉,有時還會穗上發芽,病蟲害也多,非常難育種;同時國際種苗商每兩三年就有一批新品種進來,他以一人之力做到某個階段,卻「永遠追不上人家」,因此研究7、8年後就斷然放棄,把心力放回飼料玉米育種。

雖然已正式退休,但談起玉米育種的可能性,謝光照仍如靈光乍現般說,開發優質蛋白品種,可以增加飼料營養;高直鏈澱粉品種人食用後血糖上升較慢,符合低升糖指數(GI)的保健風潮,可作加工用玉米;含花青素的品種可走抗老化保健市場,像臺農5號抗氧化能力就不錯。

「近幾年流行吃玉米筍,營養及經濟價值都高,國內市場一年約需3千公噸,但現有品種都是國外進口」,謝光照說,國內早期沒人研發玉米筍,5、6年前他才開始收集種原,現已把育種材料移交給農試所接班人,期望2、3年內能育成臺灣自己的品種。

謝光照雖然退休不再做育種,但因為他打下堅實的基礎,讓臺灣玉米產業潛藏更多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