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場開發「冬麥夏稻」生產模式 盼以單期作、高產水稻省水資源

因應氣候變遷,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冬麥夏稻」生產模式,一改國內水稻兩個期作的習慣,只在夏季單期作(5至10月)種稻,剩下時間栽培小麥等雜糧作物,希望有效利用水資源、提升國產雜糧自給率;並且,透過引進國外生育期較長的水稻種原,盼選育出單期作產量可達年產量6至7成的品種,以確保農民收益。

近年在氣候變遷衝擊下,水資源短缺已成嚴峻挑戰,但水稻種植用水量大,國內水稻栽培又是一年兩期作,小麥等雜糧多屬旱作,故臺中場開發水稻種植時間居於一、二期作之間的「冬麥夏稻」(中間作)生產模式,希望有效利用水資源。

臺中場助理研究員鄧執庸表示,近年臺灣氣候乾濕季漸趨分明,且春雨後延,故不同於一般水稻二期作於8月插秧、11月中收穫,臺中場建議的生產模式是配合雨季,改於5月下旬至10月間種植水稻,有效利用臺灣雨季的水資源;11月至隔年4月的缺水季節,再改種小麥等旱作雜糧,提高國產雜糧自給率。

因兩個期作水稻改為單期作將直接影響產量並進而影響收入,故臺中場亦透過品種選育,盼將水稻抽穗期拉長1個月,讓稻穗吸收更多養分,提高單位產量。鄧執庸解釋,國內水稻抽穗期約90天,臺中場引進東南亞、熱帶國家種原育種,盼選育出抽穗期120天的品種;他說,以國內受到消費者歡迎的「台稉9號」為例,每公頃年產量約10至11公噸,臺中場初步篩選出的5個種原品系,平均產量介於每公頃3.5至9.5噸之間,選育新品種的目標訂為單期作產量可達年產量6至7成。

但鄧執庸亦指出,目前國外引進的5個種原品系仍有枝稈柔弱、分櫱數太少等性狀條件需要克服,並且,「中間作」水稻約9月中、下旬即開始抽穗,比一般二期作10月中旬抽穗來得早,未來推廣種植,亦可能發生先遭鳥類掠食的問題,都尚待克服。

臺中場自東南亞、熱帶國家引進、篩選出的5個水稻種原品系,平均產量介於每公頃3.5至9.5噸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