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水:頭社的戽水文化 (下)

戽水

林如明先生示範早期頭社人戽水的方式。(圖片提供/吳佳融)

文/吳佳融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為了探索老頭社人思思念念的這項傳統灌溉取水技術,筆者展開了一連串的訪談和文物搜尋,並詢問是否有耆老還記得如何製作舀水的戽桸。耆老們都說以前戽桸人人會做,沒什麼稀奇,但問到誰有意願幫忙做一支,大家又顯得遲疑,僅有林如明先生表示願意嘗試看看,但他也沒有把握地說:「時間久了,戽桸的型態與製作細節已經有些模糊了……」。

難道,曾經陪伴頭社人數十載,孕育出魚池鄉第一米倉的戽水技藝,就只能憑藉其他地方文物館裡收藏的戽斗與他地照片來緬懷而已嗎?

或許是上天賜予的機緣,筆者在2020年9月19日訪談完90歲耆老黃玉祥先生後,不經意得知他可能還留有早年自製的戽桸,便陪著阿公在農具室裡爬上爬下四處搜尋,想不到,竟真的幸運地找出了一支60年前—也可能是頭社僅存的—古董戽桸。當天傍晚,筆者隨即帶著這支塵封已久又重現天日的戽桸,前去拜訪如明伯,如明伯一見到這支戽桸,彷彿是找到自己遺失多年的孩子,「對!就是這個!就是這個!」又驚又喜地叫道,反覆地端詳、觸摸著它,並允諾將會製作一支新的來還原這支已生鏽斑駁的戽桸原始風貌。

耆老黃玉祥 戽桸
耆老黃玉祥興奮地從農具室找出塵封已久的戽桸。(圖片提供/楊凱元)

2020年10月10日這天,在東海大學舉辦的頭社盆地百年水文地景回憶典藏成果展上,黃玉祥阿公與如明伯雙雙受邀展示兩人手作的戽桸。在場年輕世代的頭社人既興奮又感動,因為向來只有聽老人家提過戽水的種種,卻不曾看過這項農具的真面目!當天儘管有室內場地的限制,在地耆老黃天成老師特地提供了一支長竹竿,讓東海大學在會場上架起,象徵性地讓與會者體驗戽水的操作,許多年輕人躍躍欲試,現場洋溢著趣味與世代傳承的喜悅。

2021年,在筆者的推薦之下,熱心的如明伯進一步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農村文化技藝調查與保存計畫,嘗試將記憶中的戽水實境重現,不曾參與農耕的兒子丹林志成亦滿腔熱血想得到父親的真傳。10月23日這天,父子兩人帶著調查團隊與筆者一行人來到頭社俗稱「龜鼻孔」的一塊沼澤地,據說這是頭社最軟爛且最難耕種的一塊泥炭地,因此至今保留了原始的水澤樣貌。

就在父子兩人合力將竹竿插進鬆軟的土裡後,身為運動好手的丹林志成率先下水嘗試,來回擺動了幾次戽桸後,已滿身大汗,卻似乎沒找到正確的手感,最後還是請爸爸親自出馬上陣。只見阿伯一跨馬步,輕巧幹練地在水面上空作出鐘擺運動,瞬間戽桸就如同裝上馬達一般,高速來回將水向上潑灑,如不費吹灰之力。「以前戽水時還要帶一把竹管去田裡,將竹管平鋪在腳下的溝渠中,不然雙腳陷在泥炭土裡就完蛋了……」如明伯一派輕鬆地講述著戽水種種的辛苦與危險,一旁的調查人員則個個露出欽佩神情—戽水,真的不是單純用蠻力潑水那樣簡單!

確實,戽水就像是愚公移山,這盛水時重達數公斤、又不時會滲漏的戽桸,不知要用雙手舉起多少回,才能灌滿一小片田。「講給孫子聽,他說以前的人怎麼這麼笨!」玉祥阿公自嘲地說,眼神中卻流露著一股驕傲與堅定。

東海大學探索頭社戽水文化的過程,除了典藏在國家文化記憶庫,也悄悄地串起了頭社新舊世代之間的知識傳承與互動,並持續在社區裡萌芽與發酵。2021年11月4日,玉祥阿公應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的邀請,到頭社國小傳授早年製作戽桸和戽水的技術,告訴孩子們祖先如何順應自然、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希望下一代能好好珍惜每一滴得來不易的水。

期待上述一連串戽水文化的探索與傳承不只是一個開始,更是一個讓頭社人找回歷史認同和未來創新的起點。

戽桸
黃玉祥於60年前製作的戽桸雖已生鏽,仍可見當年手工的精巧。(圖片提供/楊凱元)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