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版薰衣草、滿天星?林試所復育瀕危原生植物 保種又具觀賞價值

羅山腹水草有深紫色總狀花序,乍看有如臺灣版的薰衣草。(圖片提供/林試所;攝影/李俊緯)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臺灣有許多原生植物的野外族群卻因人為活動干擾,呈現瀕危狀態,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近年保種復育許多瀕危原生植物,包含深紫色總狀花序、貌似薰衣草的「羅山腹水草」,白色繖形花序、宛如滿天星的「細葉零餘子」,以及開白色小花、狹細圓錐花序的「囊稃竹」,因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適合推廣社區栽培,讓社區也成為保種方舟。

「羅山腹水草」2006年由林試所研究人員周富三採集,2008年發表為新種,以發現地花蓮富里「羅山」命名,野外族群剩不到20株;「囊稃竹」原生臺東知本、恆春關山,至今野外族群也僅剩個位數,這兩種植物均是臺灣特有種,瀕危程度達「極危」(CR)的稀有物種。林試所植物園組組長董景生表示,草本植物容易因人為除草而消失,更需要保種復育,甚至推廣作為綠美化植物、種回原生地社區,讓更多人參與保種。

羅山腹水草原生海岸山脈海拔2、3百公尺山區,葉片具卵形、倒披針狀橢圓形兩種形態,秋天9、10月開花,花朵深紫色帶白色斑紋,艷麗迷人。林試所助理研究員李俊緯表示,羅山腹水草耐陰,但因原生邊坡土地,根系不耐濕,可開發作為圍籬植栽,或是種植在陽臺的盆栽,林試所推動方舟計畫保種,若能推廣社區種植,家家戶戶皆是保種方舟,目前已與池上萬安國小洽談合作。

臺灣特有種「羅山腹水草」花朵深紫色帶白色斑紋,艷麗迷人。(圖片提供/林試所;攝影/李俊緯)

囊稃竹屬植物全球約有5種,分布熱帶亞洲及澳洲,臺灣為本屬植物分布的北限。囊稃竹是臺灣唯一草本竹類植物,最早是由臺灣大學植物系教授許建昌博士於1958年在臺東知本附近的天然闊葉樹林下發現並採集,但當地族群因氾濫淹沒而消失,歷經50年時間,一直到2007年才又被謝春萬先生在屏東恆春關山附近原始林中發現,數量非常稀少。李俊緯指出,囊稃竹原生半遮陰環境,栽培不困難,且其花期長,目前種在台北植物園中的植株,從去年9月至今年3月均能接續開花,具有觀賞價值。

「囊稃竹」會開星星點點的白色小花,花期長,相當具觀賞價值。(圖片提供/林試所;攝影/李俊緯)

「囊稃竹」會開白色小花,近觀小巧可愛。(圖片提供/林試所;攝影/李俊緯)

細葉零餘子是繖形科植物,生長在溼地環境,又名「澤芹」,廣泛分布於北半球各地,雖不是臺灣特有種,但同是瀕危程度「極危」的原生植物。臺灣最早是1911年由日人藤黑與三郎在臺中大肚採集,之後的採集紀錄集中在中彰沿海鄉鎮,包括大肚、清水、鹿港及芳苑,生育地的記載也都是溪床、溝渠或水邊。2012年林試所研究人員前往彰化一處荒廢水田採集到細葉零餘子草,並帶回到台北植物園苗圃培育。

李俊緯指出,細葉零餘子花形繁盛美觀,是蜜源植物,葉子還帶有芹菜香氣,可能具有多元利用價值,根據韓國研究,還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有做為農地除汙、景觀栽培的潛力;它外形像滿天星,卻也曾被人誤以為是外來入侵種「銀膠菊」,可見原生瀕危植物急需推廣社區認識,才能真正獲得保護。

細葉零餘子在水中、陸地均可生長,株高可達120公分,每年4月清明節後到6、7月間,溫度達攝氏22至25度就能開花,綻放成白色花海。李俊緯說,栽培細葉零餘子需要全日照環境,做園藝造景或生態池景觀皆適合。

細葉零餘子會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有做為農地除汙、景觀栽培的潛力。(圖片提供/林試所;攝影/李俊緯)

細葉零餘子花形繁盛美觀。(圖片提供/林試所;攝影/李俊緯)

細葉零餘子雖非臺灣特有種,但也是原生瀕危「極危」植物,林試所推動方舟計畫保種復育。(圖片提供/林試所;攝影/李俊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