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技】田間紀錄技術再升級 物聯網和產地數據協力提升作物品質

文/莊曉萍 首圖提供/阿龜微氣候 攝影/莊曉萍

因應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視,還有極端氣候造成作物產期與品質的問題,使得農作物栽種過程的管理設施,成為不少農企業管理上的必要配備。

市面上田間作物紀錄平臺越來越多,如2014年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設計的「神農一指收」App(應用程式軟體),藉由整合Google地圖及定位系統,協助農場進行特定田區作物採收量、病蟲害及良率資料管理;或是農試所在2015年起針對大型農企業研發的「i-plants」App,除了結合田間紀錄的功能,還能連結農試所的土壤資料庫及作物大數據,提供特殊蟲害爆發的災前預測以及作物栽種建議。

農試所2015年研發i-plants,已正式上線,協助農友進行田間管理。(農委會提供)

感應裝置即時監測  讓農夫不出門也能知道田間事

近年臺灣也出現結合自動感測裝置及數據平台的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系統,協助農友遠端掌握田間數據,進行準確投藥及操控田間設施,以期降低人力巡田成本,並有效針對特定田區氣候狀況提升農作物採收品質。《數位時代》在本月20日舉辦的第99場創業小聚,便邀請了開發loT設備監測微氣候的蜂巢數據科技,分享數據分析如何提升農務效率與作物品質。

成立於2015年的蜂巢數據科技公司,其中一項服務「阿龜微氣候」是以田間感應設備為基礎,搜集田區溫濕度、光照強度等資料,協助生產者掌握田間數據進行生產預測或預防措施。生產者另可在「阿龜誌」App上登記施肥量、病蟲害等農務紀錄,團隊便可由物聯網(IoT)的設施整合以上數據進行施作建議或其他應用。蜂巢數據科技公司執行長吳君孝指出,透明化的生產資料不僅有助於農友進行更細緻的田區管理,也能讓通路業者掌握生產過程理解產地特色。目前全台約20處採用「阿龜微氣候」的感測器及數據服務,接洽的單位從第一線的生產者到後端的通路業者都有。

不只放置田間感測器,蜂巢數據科技公司也提供數據分析的服務,協助農民能及時因應田區氣候狀況。(阿龜微氣候提供)

農業數據科學應用重分析

不少農民有的是經驗,不太清楚特定數值與作物的生產關係,因此蜂巢數據科技公司花了不少時間到產地與生產者溝通,也理解現場的生產狀況。「過去幾個月花了很多時間在田區交流。」吳君孝表示,他認為數據資料運用在農業上的重點,不在於設置很多感應裝置、獲取很多資料,而是資料的分析如何實際提升田區管理的效率和作物品質,因此他們相當重視使用經驗與數據之間的關係,「全臺能提供數據解讀服務的公司應該只有我們這一間。」吳君孝說。

吳君孝分享,2018年高雄即有一處鳳梨農場,以田區微氣候數據調整防寒措施,讓鳳梨免於寒害變成外觀看不出來的「黑心果」,後來此農場更以完整的產地資料打入中國市場,提高了15%的售出價格。目前團隊在此農場已完整紀錄鳳梨18個月生長期的氣候數據,團隊在鳳梨催花期預測時間可掌握在正負8天內,近期也將收成這批完整紀錄的鳳梨果實。

蜂巢數據科技公司執行長吳君孝在創業小聚上分享,高雄農場以田間微氣候數據降低寒害,並且成功獲得中國通路的青睞,產品售價提升15%。

產地數據資料有助異地種植 、穩定作物價格

「透過完整的數據紀錄建置運算與分析系統,未來可跨地域應用在同個農作物的栽種上」吳君孝指出,數據分析的應用程度相當廣,除了提升單一產地的品質,也可在其他地方複製生長環境。建置完整的作物生長數據,不只對於生產者來說是利多,在外銷市場的操作也是基礎。永齡慈善暨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認為,農作物本身就具有期貨的特性,如國外作物期貨市場便是仰賴清楚的產地數據才能進一步操作買賣。吳君孝表示,現階段部分農民仍有提供數據便是提供栽種機密的心態,只能靠「信任」一步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