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這樣養牛、那樣喝奶

進口乳牛

戰後政府數度從國外進口乳牛,扶植酪農業發展。(圖片出處/《豐年》雜誌第8卷第13期)

文字/廖詠恩 

現在要去超市挑一瓶鮮乳真不是件簡單的事,除了耳熟能詳的大廠牌,還有各種小農鮮乳一字排開,雖然賣的都是白色乳汁,卻讓人眼花撩亂。然而在阿公阿嬤的時代,一頭乳牛要用一分農地來換,更別說牛奶,那是有錢人家生病時的營養補給品。這一百年來,牛奶究竟是如何從高貴食品,變成百家爭鳴的日常飲品?

臺灣第一家牧場開在二二八和平公園?

1896年,日人塚本喜三郎來臺開設柊牧場,是臺灣第一間較具規模的牧場──但所謂的「規模」,也僅有自日本引進的八頭洋種乳牛,養在臺北兵站部的牛舍,位置即為現今的二二八和平公園,產出的牛乳供應給日籍陸軍傷病兵,作為補充營養之用。

臺灣天氣炎熱,本來就不適合原生於溫帶的乳牛生存,再加上當時乳牛養殖技術尚未成熟,短短三年間,柊牧場陸續引進約50頭乳牛,卻歷經三次疫病,到了1899年只剩下17頭牛能產乳,而且乳牛飼料泰半來自日本,成本高昂,所以牛奶的價格始終居高不下。

1930年代後期,全臺有70家以上的搾乳業者,達到戰前巔峰。由於進口牛隻,以及後續選育配種、飼養、乳品加工的技術需要大量資本和知識,日治時期的乳業多掌握於社會地位較高的日人手中,臺灣人經營的牧場通常規模較小、產乳量也較少。

擠牛奶拚經濟 全村總動員一起養乳牛

有人因為去過飛牛牧場,才知道苗栗通霄這個小鎮;許多人第一次去臺南柳營,是為了參加柳營牛奶節,而且發現柳營的鄰近區域開有好幾間牧場,這只是巧合嗎?這些偏遠的鄉鎮是如何開始養乳牛的?

戰後政府為了提振農村經濟,選定土地貧瘠、務農收入較低的地區,輔導成立酪農專業區,推動農村經濟。當時臺灣人仍沒有飲用牛奶的習慣,酪農業的投資門檻也相當高,飛牛牧場的創辦人施尚斌就曾以「一頭牛用一分地來換」來形容乳牛價格高昂的程度,牛舍、搾乳設備等硬體更動輒耗資上千萬。

1972年,政府自紐西蘭進口五千多頭乳牛,分配到各酪農專業區。在如今為前三大酪農區的臺南柳營,村里長協助開路、鋪設水電管線,有意願養牛的農家不但能領到六頭乳牛,接受飼養訓練課程,並由政府輔導與乳品加工廠訂定契約。

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臺灣乳牛數量從1952年的640頭,爆增至1974年的一萬兩千多頭,這些酪農專業區也逐漸演變成現今的四大酪農區,也就是雲林崙背、彰化福寶、臺南柳營、屏東萬丹。

牛奶消毒殺菌的工作情形
台農鮮乳加工廠開幕之初,牛奶消毒殺菌的工作情形。(圖片出處/《豐年》雜誌第19卷第12期)

參考資料/〈柳營鄉酪農業發展與酪農生活之研究〉、〈小農、農產品品牌建構之研究〉、〈臺灣乳牛與飲乳文化〉、〈營養論述與殖民統治:日治時期臺灣的乳品生產與消費〉、《畜產報導》No.230、《豐年》雜誌第71卷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