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張健芳
古巴貧窮、性感、個性鮮明,自從1989年蘇聯解體後,飽嘗飢餓,出盡百寶,只為填飽肚子。這裡的爵士和Salsa那麼狂野,就是要掩蓋肚子的咕嚕聲。照理說社會主義國家人人配給口糧,但實際上糧票頂多撐兩個禮拜就謝天謝地。不足的份呢?自己想辦法!鄉下有空地能種植作物、飼養兔子雞鴨,但若住在都市裡,就非得把所有創意都發揮在張羅三餐上不可。
海濱大道上拉風的古董車招搖過市,等待食物掩蓋咕嚕聲的日子後照鏡映著哈瓦那市民釣魚的背影,他們不是吹海風打發時間,而是真的想吃魚。我在菲律賓的貧民窟買過鴨仔蛋,在柬埔寨偏鄉買過臭魚醬配白飯加生菜,印尼再鳥不生蛋的小島也有賣炭烤沙嗲串,印度的遊民吃得到幾盧比一個的炸咖哩餃,墨西哥的擦鞋童也能負擔幾披索的玉米粽。
根據我的經驗,小吃遠比星級飯店更能反映在地風土人情,工業化程度越低的國家,路邊攤通常越精采道地,沒有鋪天的廣告,沒有樣樣全包的食品大廠,小吃充滿手感和溫度,兩個銅板就可以飽餐,就營養價值來說,常遠勝工業國家的冷凍微波食品。
人性就是趨利又嘴饞,只要離自然資源夠近,食材自由流通,沒有太多冗雜的官僚管制,生命自會找到出口。攤販是熟悉柴米油鹽的無名英雄,高效用新鮮美味的食物把人餵飽,他們延續酸甜苦辣的人間煙火,用那麼少的資源提供那麼大的滿足。若總體經濟是血液循環系統,攤販就是最靈敏的末梢神經。
不過在古巴沒有常民小吃文化這回事。一走出專做外國觀光客和古巴僑民生意的餐廳,簡直是一片死寂的沙漠。
PROFILE
張健芳
政大新聞系畢業,科班出身的故事人。國際領隊、英日文導遊,旅行重度上癮。自學中的廚子,一鑽進菜市場就不想回家。帶著業餘社會學家的眼光,臥底異國餐桌,手寫食物的故事,咀嚼生命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