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雋珩 圖片提供/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2021年5月中旬,玉山國家公園內的杜鵑營地因登山客用火不慎引發森林大火,火勢最終燒破70公頃才熄滅。時隔三個月後,憶起火場畫面,擔任前進指揮官的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阿里山工作站主任賴龍輝直說「非常淒涼」。長達12天生活在空氣稀薄、瀰漫燒焦味、10度以下低溫的環境,他不眠不休帶領隊員戮力開闢總長超過1,600公尺、寬30公尺的防火線。期間不乏有隊員外傷掛彩,他自己也暴瘦4.5公斤、成了家人口中的「oo-ta-sán(閩南語:烏焦瘦)」。賴龍輝如何面對林火救援生涯中的最大挑戰?關鍵的防火線決策又經過哪些轉折?
無線電傳來隊員警告:「煙過來了!撤退、撤退!」橘紅色火焰每5秒就燒掉一棵樹,伴隨著灼人熱氣撲來,火勢很快跨越各小隊開闢的楚河漢界,第二次的防火線任務宣告失敗。這是5月19日,玉山林火第4天,也是賴龍輝在山上的第8個日子。
5月16日,位處玉山事業區第52林班的杜鵑營地傳出火災,當時賴龍輝正在山上執行高山長程特遣任務。清晨5點接到通知,他立刻小跑步下山回到工作站,顧不了身體的疲憊,他拿了同仁準備的裝備,便搭上直升機直奔火場。在嘉義林管處工作26年,他曾參與臺三線、阿里山公路沿線多起林火事件,經驗堪稱豐富。但這次的火場是3,200公尺高的深山,救災車輛無從抵達、水源不易取得,且火勢之猛烈,是他第一次用上開闢防火線的方式滅火。
針葉林和陡坡助長火勢 第一個念頭心繫隊員安全
在火場東側的大水窟山下機後,他迅速著裝走到火場觀察,心底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卻是:同仁的安全怎麼辦?「從營地到火場地形崎嶇,我要讓那麼多人背裝備、走在僅1公尺寬的瘦稜上,甚至爬岩壁。再看到火焰有幾層樓那麼高,我真的非常擔心!」賴龍輝回憶。身為現場指揮官,他不只一肩挑起盡速控制火勢的責任,還有底下前來支援的南投、花蓮、屏東林管處等六小隊的生命安危。
眼看大火已由東向西延燒數十公頃,他很快明白這場火絕非撲滅小規模林火的技術和時間可以比擬。荖濃溪支流切割出的陡峭山體和白天吹拂的谷風,幫助火勢向高處延燒,四周二葉松等油脂含量高的針葉樹林相,又提供最佳燃料。賴龍輝冷靜地分析潛在的蔓延方向,研判主團火翻越北邊主稜線、向下坡延燒的機率較低,南邊有溪流是天然屏障,因此決定全力遏止西面火勢,下令各隊加緊在火場西側建立防火線。
賴龍輝解釋,防火線的概念在於搶先開闢一定長度、寬度的界線,讓火勢抵達後不再有燃料可燒,是缺乏水源的條件下,控制林火的關鍵手段。「大型林火需要地面和空勤的搭配!」他補充道,「所以策略上,我們也是先請空勤投水降溫,再讓人員安全前近。」
距離過近、寬度不夠 前兩次防火線失敗驚險撤退
每天清晨四時,賴龍輝登上營地制高點觀察,一面通報座標請空勤投水,一面指派各小隊前往目的地,開始12小時開闢防火線的工作。先以鏈鋸伐倒高大喬木,再以鋤頭、砍刀去除灌木植被,賴龍輝與隊員們在高溫下穿著防火材質的厚衣褲,忍受高海拔紫外線與輕重不一的高山症症狀,他苦笑:「高山空氣已經很稀薄,我們有備防煙面罩,也只好改戴口罩,否則真的喘不過氣。回到營地清潔,連鼻孔裡都是黑的!」如此辛苦地與火神賽跑,很可惜,前兩次他們卻跑輸了。
回想當下心情,帶領潮州機動救火隊支援的屏東林管處潮州站森林護管員李偉民隊長說:「第一次開了(防火線),被火越過,第二次開了(防火線),又被火越過,大家心情也是很沮喪啦!我們開的離火場太近、寬度不夠,加上上升氣流一吹,火就飛過來,滿危險的,只能趕快撤到只剩灰燼的地方……」從風向、風速、溼度、氣溫等微氣候變化到地形限制,要掌握瞬息萬變的森林火災難度極高,對指揮官而言,一步指令下錯,更可能讓隊員深陷被火勢包圍的致命險境。
第二次失敗後,賴龍輝痛定思痛,召集所有隊長一起研究部署,同時將路線規畫回報給山下的應變小組,希望透過比對圖資、空拍機偵查,預判火災後勢。大夥也冀望雨勢助陣,但那幾天他們遙望西邊嘉義市區飄著烏雲和雷陣雨,山上卻盡是萬里晴空。
親自試走第三次路線 超前部署防範腐植層悶燒
5月20日,賴龍輝與隊員出發開闢第三次防火線。為了阻止主團火順著稜線延燒,他們轉向西北方稜線施作,一路下降350公尺接至溪谷才止步。身先士卒,這回賴龍輝更先親自試走一遍,「我想確認人員能不能安全前進、這條開下去是否就能阻斷火勢,所以我先走,再用無線電聯繫隊員。」
在強化防火線功能上,賴龍輝也下達一項關鍵指示:寬度至少30公尺,深度要看到土壤層才行。不只鋸倒林木,這次隊員們更賣力地用除草機割除一叢叢玉山箭竹,待「寸草不留」後,再以釘耙、多功能鏟掘開腐植層,露出土壤,才算大功告成。「畢竟樹高就有20公尺,倒下來也可能越過,所以一定要夠寬!」另一個讓賴龍輝不敢大意的危險因子是地下火。一般林火多只有地表火和樹冠火,但該處長年累積了很深的腐植層,「火在底下悶燒延伸,直到某處壓得沒那麼密實,一有空氣,它就會竄上來。」細膩的設想,讓其他隊員感到佩服不已。
以空間換取時間。5月22日上午,五十幾位隊員終於完成第三次防火線,一字排開鎮守在後方戒備。「完成時火剛好追到,只剩20公尺!」擔任南華機動救火隊隊長的花蓮林管處南華工作站森林護管員林夢麟語氣中透露著欽佩:「我很驚訝指揮官怎麼算出來的?火的速度和方向燒到那邊,而我們剛好就守在那裡。」回顧當下,賴龍輝命令隊員互相間隔5公尺拿著火拍,唯恐一有火飛過就快速打熄。兩小時後,賴龍輝判定防火線已成功守住主團火不再蔓延。他與隊員們振臂歡呼,連日來被濃煙燻黑的臉龐,像濃濃的墨汁被汗水和淚水化開。
打火12天瘦4.5公斤 隊員回報高度向心力
最艱苦的一仗打完,後續5天他們繼續處理殘火、監看火情。5月24日,天降小雨;27日,火勢徹底熄滅,賴龍輝終於下山了。「在現場我沒感覺特別累,但回家休息那三天,整個身體昏昏沉沉地很無力,秤體重瘦了4.5公斤!」身體的疲勞會退去,回想多日來患難共處的隊員,賴龍輝則滿懷感謝,並強調能完成任務,除了林務局本身,更有著空勤總隊、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南投縣政府消防局等的支援合作。
即使多數隊員都沒有高海拔救火經驗,承受著種種生理不適,「但只要我告訴他們今天要到哪個點,每隊幾乎都能快速到達定位。」過程中,有的隊員被樹壓傷、被樹枝劃傷、腳磨破皮,賴龍輝也讚嘆,大家僅簡單敷藥或貼個OK蹦就忍痛上工,讓他感受到每個人一心只想撲滅火勢的強大意志。
期間一度有輕微高山症的李偉民透露:「賴指揮官每天傍晚回到營地,都會來問隊員有沒有欠什麼?我們提出的需求,他都盡量滿足、比較有關懷,看在我們眼裡,當然要給他相挺一下!」賴龍輝帶人也帶心,把功勞歸給團隊,把同仁的大小事擺在第一,難怪讓隊員甘願付出。
後勤人員貼心補給 讓打火英雄擁有小確幸
至於這次的「第一次經驗」,賴龍輝笑說,連續16天在山上吃泡麵也是其一。雖然補給的糧食多半是餅乾、泡麵和罐頭,「但後勤很貼心,準備牛肉麵、鮮蝦麵等不同口味,也有比較不怕壓爛的蘋果和高麗菜。」因為送來的水僅供飲用,後勤人員也貼心準備大量溼紙巾和衛生紙,讓他們至少可擦拭臉和身體,算是每日下工休息的小確幸。
一起人為事件,讓青山被燒成一片焦枯,一起連日救火培養出的革命情誼,或許將化作賴龍輝保衛山林的漫長職涯中最津津樂道的故事。「在山上那幾天,我講最多的是『謝謝你們』、『你們太讚了』。有些隊員我以前沒見過,但走過他們身邊,他們也握起拳頭說加油、指揮官辛苦了,噢那種感覺我一輩子都記在心裡!」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