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工製造的年代,靠近油脂作物產地的鄉鎮普遍可見「油車間」,即舊式榨油廠。在臺南、北港、鹿港等港埠之城,因油脂作物貿易而帶動油品加工,可想而知;然而,遠在山區的南投魚池或名間等鄉鎮,早年也曾存在許多油車間,原因是這裡有與平原截然不同的風味作物——紅茶籽。
相約在魚池鄉大雁村的靈山宮,小廟蹲守在山楂腳巷轉彎處,是本地茶農上行下來的必經道路,廟埕自然成了閒嗑牙的地方。幾位上了年紀的老茶農,回憶起魚池的油車間,那是與採茶人家脫離不了關係的日常,「上一代或上兩代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撿茶籽,晒乾之後拿去油車間秤重換油。」走進講求效率的大量生產年代,「以物易物」的古老傳統已消失,魚池街不再傳來木楔式榨油機,用木樁打撞榨箱的低沉轟鳴,凝聚在空氣裡的脂香油味也早已散去,如今魚池鄉採茶籽的人也僅存一位,那就是住在靈山宮坡下的鳳仙蘭園主人葉建興。
上茶山採集一瓶油
魚池人聊起的紅茶籽油淵源於自然,與本地栽種紅茶樹的歷史息息相關。在清領時期,臺灣始有茶樹種植記載,早年主要產區集中於北部丘陵,以烏龍茶與包種茶為主,而臺灣紅茶文化是直到日治時代才興起。
1895年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對臺灣茶推廣抱持積極態度,配合日本政府爭取歐美紅茶市場的策略,1933年從印度引進阿薩姆品種在全臺廣為試種,最後發現「魚埔茶區」的表現最為優異,遂成立紅茶試驗支所,從此開啟魚池鄉的百年茶業。魚池人以茶維生,在種茶、採茶、製茶之餘,也採集紅茶樹的果實來榨油;在陽光下閃耀著琥珀色澤的紅茶籽油,便成了魚池家常味的基礎。
承襲代代相傳的茶油文化,葉建興採集魚池鄉近30甲茶園面積,將所收穫的紅茶籽,送往名間鄉的老油車間壓榨,每年大約可得到兩至三個炒鼎的產量。不過,魚池並沒有專門產茶籽的茶園,採茶籽人必須前往產茶的茶園採收,其與茶農之間並非地主與茶工的契約關係,反倒較接近農業社會的換工,「他給我撿,我幫他顧,順便砍雜草啦!」
採茶籽好比拜佛祖
究竟採茶籽是怎麼一回事?葉建興說:「是朝山啊!」他比手畫腳形容得誇張。「看到茶樹就像看到佛祖,馬上跪落去!」原來,經過矮化的紅茶樹,樹梢只有半個人高,而茶果只結在枝葉底下,沒法像常見的採茶那樣站著工作,而是必須要蹲趴著作業,那姿勢遠遠看去就像五體投地。
來到明湖茶行種在山坳裡的阿薩姆茶園,葉建興帶著兩把手柄加長的改裝鐮刀,腰際繫著砍草短刀,手提塑膠桶與水瓢,水瓢輕便可隨身攜帶,塑膠桶容量大則放置定點使用,這就是採茶籽人的標準游擊裝備。
紅茶樹全年開花,4到5月結果,至中秋方才成熟。青澀茶籽結在枝,可用手採摘,成熟茶籽的假種皮會開裂,茶籽掉落地面就只能靠撿拾了。葉建興蹲下身來,撩開枝葉,茶樹下滿是結實與落果,只見採茶籽人眉開眼笑趴著拜撿,欲罷不能地滿山找爬。紅茶籽油與其說是農產加工業,還不如說是採集業吧!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19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