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試所發表世界新種「小西氏石櫟松露」 拚10年內量產

林試所於臺東利嘉林道長尾尖葉櫧(卡式櫧)林地發現的小西氏石櫟松露。(圖片提供/林試所)

有「餐桌上的鑽石」美譽的頂級食材白松露,國際價格平均高達每公斤7.5萬元。農委會林業試驗所今(30)日發表世界新種「小西氏石櫟松露」,是臺灣繼「深脈松露」之後發表的第二個原生種白松露;林試所已開發出人工栽培技術,將其菌絲體接種菌根苗木,約需6至8年可栽培成子實體,直徑最大達3公分,預估10年內可望量產。

松露是地下真菌的子實體,在與樹木根部緊密聯繫的位置可找到,因有特殊香氣而成為料理頂級食材。世界主要黑松露產地在法國,白松露在義大利,東亞地區以生產白松露為主;世界各國多訓練專門偵測犬尋找野生松露,臺灣因利用犬隻尋找的誤差機率頗高,因此目前仍多以人工試探挖掘為主。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今(30)日發表世界新種「小西氏石櫟松露」。(攝影/記者游昇俯)

「小西氏石櫟松露」是林試所107年在高雄六龜研究中心的多納森林中發現,其寄生在臺灣原生樹種小西氏石櫟根圈土壤上,因此以這個首次發現的宿主命名。之後林試所再到高雄、屏東及臺東相同海拔山區調查,無功而返,直到109年在臺東利嘉林道長尾尖葉櫧(卡式櫧)林地,才又挖到17顆子實體,直徑從0.1公分至3公分不等,確認長尾尖葉櫧為第二種寄主植物。

林試所經過菌株純化培養,進行基因序列解序與基因指紋圖譜辨識,確定為世界新種。為保存此原生菌種,林試所開發完成固態及液態菌絲培養,並進行可能寄主苗木接種試驗,確認小西氏石櫟松露還可接種相同海拔的華山松、臺灣二葉松及臺灣五葉松形成菌根。

小西氏石櫟松露菌絲接種臺灣二葉松形成菌根。(圖片提供/林試所)

小西氏石櫟松露菌絲可接種小西氏石櫟、松樹苗木。(攝影/記者游昇俯)

林試所研究員傅春旭表示,松露生產可接種寄主植物作栽培,食品工業利用則可透過液態培養方式;小西氏石櫟、松樹苗木栽培1.5年至2年小苗可接種松露菌絲,約6至8年可長成子實體,未來配合政府獎勵造林、林下經濟等政策推動,預估10年內可望量產,讓一般消費者買得到,逐步推動本土白松露產業化。

小西氏石櫟松露氣味穿透力強,濃郁芬芳。傅春旭說,歐洲白松露生長在喀斯特地形(石灰岩)中,偏鹼性,松露氣味強烈充斥鼻腔;但臺灣白松露是在pH值4到6的土壤中生成,香氣稍微淡一些,但比較能呈現類似花香香氣。

林試所所長曾彥學指出,松露寄主植物為松科及殼斗科,在歐洲又多是寄生在落葉性殼斗科植物,小西石櫟卻是常綠性殼斗科植物,這又是臺灣白松露特殊之處。

小西氏石櫟松露氣味穿透力強,濃郁芬芳。(攝影/記者游昇俯)


●  更多從松露的衍化歷史、分布、松露種類特徵、松露菌根形態,到如何建造人工松露園,及收穫後所提供饕客喜好的松露美食,請參考《松露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