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廢終結之役4】覆網清除×刺網實名 澎湖縣再次以海為傲

網具清除的作業程序分為探勘、割網和清除,清除覆網的潛水員必須有充足的經驗,對海域夠熟悉,才能應付緊急狀況。(圖片提供/澎湖縣農漁局)

文/莊曉萍

「網具不是你想清就能清,要評估潮汐、海流、當日天氣狀況,冬天東北季風強,只有夏天能做,但還要考量潛水員的身體狀況,不可能天天都下水。」

眼不見為淨 海洋成為網具棄置場

世代以漁為業的陳怡銘,是馬公潛水協會的會員,也是澎湖縣「鬼網特攻隊」隊員。持有丙級潛水人員證照的他,還記得20年前在澎湖潛水打魚的震撼場景。

「珊瑚礁上層層疊疊都是漁網,看過最多有6、7層,魚的數量雙手都數得出來。」陳怡銘說,過去政府沒有宣導、漁民也沒有概念,這些網具會影響珊瑚礁生態。漁民在海上作業難免會遇上網具纏住珊瑚礁的狀況,特別是礁岩繁多的澎湖,亂流不少,割棄漁網的情況相當普遍,或是網子壞了就往海裡一丟,看不見等於不存在,海洋就這麼神奇地解決了漁民的煩惱。

到底這些遺落在海裡的網具會對生態造成什麼影響?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所所長劉文宏解釋,這些網具可能會破壞海底地形、分解成塑膠微粒被魚群誤食、影響船隻行進,甚至是在無人操作下持續捕撈,促使海洋生物死亡;此外,若是覆蓋在珊瑚礁上,可能會造成珊瑚死亡、魚群無法產卵,長久下來就會影響珊瑚礁生態系,也會衝擊到漁家生計。因此,聯合國在2015年已將減少海洋汙染納入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呼籲各國應要注意廢棄漁具、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力。

掌握覆網清除效益 珊瑚色卡記錄礁區健康度

討海為生的澎湖人,自然也是要面對長年漁業實際對海洋造成的傷害。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局長陳晶卉說,1999年起澎湖縣政府就開始執行海底覆網的清除工作,只是長年清除下來,沒有明確的機制,也不清楚具體的效益。

因此,2018年至2020年澎湖縣政府在漁業署前瞻計畫經費支援及活化海洋12支箭的政策目標下,提出「礁區健康指數調查暨覆網清除計畫」,除了清除海底覆網之外,也調查該區網具清除前、後的生物相,建立科學數據基礎,向漁民、鄉親宣導網具不落海的重要性。礁區健康指數調查採用昆士蘭大學研發的珊瑚健康色卡,以了解珊瑚的白化狀況。比對時將珊瑚分為枝狀、片狀、團塊狀及軟珊瑚等類別,再進行評分。1分代表不佳,也就是珊瑚礁已呈現白化,4分至6分是代表此區珊瑚礁狀態正常、優良。

據高科大團隊2018至2019年的調查結果顯示,60個航次共6個調查點,包含澎湖北寮港口北方、香爐嶼東北方、青灣、鎖港杭灣、山水港及東吉嶼。以北寮港口北方分數最高,達5分優良;山水港、東吉嶼則屬2分警戒等級,其餘調查點則屬一般等級。生物相的調查,則以漁業活動頻繁的內灣海域種類最少,推測是因為海域能見度不佳、網具覆蓋嚴重,導致生物多樣性低。

劉文宏表示,澎湖的自然條件好,覆網對珊瑚礁造成的影響沒有想像中嚴重,主因是網具多屬沉底包覆住礁岩,持續捕撈的狀況少見,今年僅觀察到一隻螃蟹與數隻海膽卡網;反倒是海水溫度、觀光活動壓力及生活汙水對珊瑚礁造成的立即效應較大。他進一步表示,長期下來清除覆網仍然是有減少海洋塑膠汙染及避免生物觸網的好處,但要讓珊瑚礁生態保持健康,還需要大環境的配合,才算成功。

覆網清除難度高 天時、地利還要人合

早年,有潛水技術的人數不多,影像紀錄工具也沒那麼發達,不忍心看到魚群在網具覆蓋的珊瑚礁覓食的陳怡銘,在縣府啟動網具清除行動前,就開始記錄有網具覆蓋海域的GPS位址,替澎湖縣的網具清除作業奠定了重要基礎。問他哪裡會是熱點?陳怡銘簡單回了一句,「哪裡有魚,就看得到網子,有人的海域就有網子。」乍聽之下,只要安排越多航次執行清除作業,水下就能越早減輕負擔。事實上,水下清除作業並不像掃地那麼簡單,365天都能天天做。

覆網清除前後差異極大,長期清除覆網有助減少海洋塑膠汙染。(圖片提供/澎湖縣農漁局)

「網具不是你想清就能清,要評估潮汐、海流、當日天氣狀況,冬天東北季風強,只有夏天能做,但還要考量潛水員的身體狀況,不可能天天都下水。」陳怡銘解釋,目前網具清除的深度約在30米內,清除作業可分為探勘、割網、清除等程序。當澎湖縣農漁局接獲民眾舉報,接著就會評估天氣狀況安排6名一組的潛水員出航。船抵達目標海域後,一名潛水員先下水確認,在網具上打浮力袋,讓其他船上的同伴可以掌握網具位置,接著再2名潛水員下水。水下2人負責割網,1人負責記錄清除過程、確保同伴安全。

水下網具清除作業的挑戰在於,割除網具的過程中,網具上的附著物、沙粒會快速地飄散,再澄清的海域,瞬間就可能伸手不見五指,甚至沙粒中的有害生物還會讓潛水員皮膚過敏。陳怡銘也提醒,「一定要逆流割網!」,不然網具會朝向潛水員襲來,勾住裝備,影響潛水員的行動能力。人工魚礁與自然礁的難度也不同,像是沈船礁因長年浸泡在海水中,金屬構件多嚴重生鏽,就發生過潛水員的呼吸管被割破,必須緊急上岸換裝備的情況。陳怡銘估計,要能從事海底覆網清除工作的潛水員,百支氣瓶以上的經驗是必備條件,還要對海域夠熟悉,才不會遇到緊急狀況時自亂陣腳,「這真的很危險,完全賺不了錢,要有熱忱、經驗才做得了。」為了讓前輩經驗能繼續傳承下去,澎湖縣政府今年首度辦理覆網清除志工及調查志工培訓活動,陸上課程以高科大團隊編纂的「清除澎湖海域海底覆網操作手冊」為基礎,再搭配水下網具清除演練,希望讓更多潛水教練學習覆網清除流程,壯大「鬼網特攻隊」的行列。

清除網具並非天天都能執行,潛水員下水清除也得注意安全,實為不易。(圖片提供/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所所長劉文宏)

海底覆網超過6成是刺網

澎湖成國內第三個網具實名制縣市

2018到2019年,澎湖縣政府總計出動120航次,清出12萬公尺廢棄網具,今年出動60航次,清出6萬公尺廢棄網具。清出的網具以刺網為主,包含單層底刺網、多層底刺網、大目流刺網等,覆蓋較嚴重的區域包含員貝嶼周遭海域、查母嶼海域,瓦硐、內垵至赤馬、西衛至安宅內灣等。前兩年的經驗促使澎湖縣政府進一步推動網具實名制及劃設底刺網禁漁期與禁漁區。

今年1月1日,澎湖縣成為國內第三個實施刺網漁具實名制的縣市,漁民必須在限定範圍內的浮球與浮子上標註船名與漁船編號,以利追蹤落海網具責任。推動至今,計超過7成的刺網漁船已完成標註,剩40至50艘漁船尚須追蹤。陳晶卉進一步表示,刺網實名制計畫除了輔導漁民在漁具上標註資訊外,也同步調查澎湖刺網漁業資源利用現況,以利縣府滾動調整刺網漁業管理政策。像是「澎湖縣所轄海域刺網漁業漁船(筏)作業使用刺網漁具限制事項」要求漁民應在每間距15公尺的浮具上標註船名與漁船編號,經國立海洋大學團隊調查,澎湖縣流刺網漁業是以捕撈康氏馬加鰆(又稱土魠)為主,作業的刺網長度動輒數公里,且常見規格網具也比基隆市來的長,若要比照基隆市規範,落實每15公尺即標註浮子,恐怕有擾民之虞。此外,漁民也反應以油性筆書寫浮具,受海水浸泡與日曬,文字容易脫落。對此,陳晶卉回應,未來會朝拉長浮具標註長度,以及鼓勵工廠製造浮具時就標註資訊減少後製工序,並將經驗回報給漁業署,以利中央評估執行方法。

「真的很感謝漁民朋友的配合!」陳晶卉說,這幾年透過學校教育推廣活動、使用水下影像製作宣導片,讓越來越多人能認同海洋保育的重要性,像是覆網清除熱點就有4成的區域是漁民通報,實名制也有高比例漁民參與,能看得出漁民對於網具流失並不是漠不關心,可能是過去不曉得如何處理,也不清楚會對海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因此縣府現階段除了落實網具實名制,也搭配廢網具收購、鼓勵通報制,未來會再視漁業署的網具實名制規範滾動調整地方規範。

於北海海域清出沉在海底超過25年以上的海底覆網。(圖片提供/澎湖縣農漁局)

刺網漁業退場不宜快 需產官學三方合力

至於刺網漁業退場時程表,陳晶卉說,「要做但不宜快。」刺網漁業若是要轉型成一支釣或是觀光漁業,產業模式、技術完全不一樣,需要顧及這些從業者轉型期的經濟來源;再者,也要思考澎湖有沒有提供這些人留下來的環境,很可能這些人離開漁業就是離開澎湖了,因此觀光產業產值雖然高,但要捕撈漁業漁民轉型到休閒漁業還需要時間,轉型期程要拉長。

劉文宏認為,過去很多人對澎湖的印象是海鮮好吃、量很多,這卻是奠基在掠奪海洋資源的思維上,要扭轉現況,就需要居民挺身而出保護海洋,像是劃設保護區由居民自主管理,或是進行漁業管理,拉高漁獲單價取代以量制價;再來就是導入永續型的海洋觀光活動,如計畫期間已嘗試導入觀光潛水搭配珊瑚健康調查活動,讓遊客也能參與守護澎湖海洋環境的行列,如果能從這一代、下一代開始翻轉澎湖海洋產業的面貌,如此一來,未來世代才會能享受到澎湖美麗的海洋資源。

清理的海底覆網累積到一定數量進行秤重,以貨櫃從龍門港運至臺灣本島的廢棄物處理廠商銷毀。(圖片提供/澎湖縣農漁局)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