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型茶省工整形技術之研發與改良-全自動束包機

束包整形完成,過程完全不勞人力。

文/徐清銘、農委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研究員兼分場長 黃正宗、農委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副研究員兼製茶股股長  劉千如、農委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助理研究員  蔡政信    攝影/徐清銘

臺灣獨步全球的球型包種茶產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創新研發「全自動束包機」,極耗體力的球型茶團揉製程,藉機械手臂效勞,一指搞定,省時又省力。當前農業人力老化、傳統製茶技藝流失的隱憂,可望大幅紓解。

包種茶有球型、半球型、輕發酵條索狀,其中球型包種茶是臺灣茶葉主力,產量約占國產茶整體過半,阿里山、梨山、杉林溪、鹿谷、松柏坑等茶區山頭皆有各具風韻的代表茶品,名揚海內外。

球型茶製程繁複,其中布球團揉形塑球型是十分重要且關鍵的工序,若操作不當,容易造成茶葉品質低落,影響成茶風味。布球團揉的技術性非常高,製茶師傅得有相當老練功力方能掌控自如。

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與業者共同研發的「全自動束包機」,整合傳統束包機及蓮花整形機於一體,束包、整形兩道工序,一機就可完成。設計精巧的機械手臂,依電腦程式控制、全自動方式綑綁束結形成布球,大幅節省時間、人力,並且降低製茶師傅因人工團揉所造成的職業傷害風險,簡化布球團揉整形技術之門檻。

全自動束包機是魚池分場黃正宗場長、製茶股長劉千如、助研員蔡政信集思齊力研發,核心目標,除了因應農業人力短缺的難題,更期望全自動束包機取代當前風行的擠壓整形機,保存傳統製茶技術的精隨,維持臺灣茶葉品質不墜。

束包機效能卓越,創新研發的黃正宗場長(左)、蔡政信助理研究員引以為豪。

黃正宗分場長指出,擠壓整形機是由中國率先使用,臺灣隨後跟進,並遂為主流,傳統的束包機近乎被棄用。但是擠壓機其原先用途是用來擠壓廢鐵,用於茶葉,只具擠壓,並無團揉作用,成品稍有球型之樣,毫無球型茶內涵精華。另一方面,用擠壓機整形,容易造成球型包種過度緊結,成茶緊結度越高就必須延長烘焙時間造成能源的消耗,所沖泡出來的茶湯普遍出現滋味淡薄、帶有粗苦澀口感、茶湯水色暗濁黃、葉底展開度不佳,造成品質之缺失。

由於不利茶葉品質,擠壓機製茶在大陸已明令禁用,但在臺灣反而蔚為流行,主因在於比起傳統團揉機械,擠壓機的作業速度非常快,可精簡人力一半以上,對於苦於人手不足的國內業界,幾乎難以抗拒。擠壓機風行現象,對臺灣球型茶發展潛藏巨大危機,不但茶葉品質劣化,更使珍貴的製茶技藝逐漸退步、流失。全自動束包機研發成功,有望引領業界回歸傳統團揉工藝。

傳統束包作業依賴製茶師傅雙手調整,極耗體力。

黃正宗分場長指出,全自動束包機可設定球型部份發酵茶之擠壓壓力、時間、緊結勻整之製茶參數,充分表現團揉的功能,改善成茶外觀緊結及勻整度,避免老葉、枝梗包裹於成茶之中無法完全挑除,提昇製成率與茶品質,解決純粹使用擠壓機所導致之茶品質缺失。

此外,省時省工、人力極度精簡,更是全自動束包機的強項。其作業流程,人力操作部分,只要將茶半成品布球搬上機臺,布條掛上機械手臂,設定好參數,一指按下開關,其它即由機械搞定,束包機運轉飛快,一趟作業不須50秒鐘即完成,毫不費力,大幅減輕製茶師傅職業傷害的風險。

一指按壓開關,蓮花底座旋轉,作業啟動。

球型茶製作超級辛苦,茶菁採摘、萎凋、殺菁、揉捻、團揉、乾燥,製程一環接一環,不容停頓,從清早忙到深夜是常態,傳統團揉機作業時,布球會越轉越緊,製茶師傅得隨時緊抓布條拉撐,以調控鬆緊,非常耗力,長時間重複同樣動作,肌肉筋骨很容易受傷,手部變形,年輕世代視為畏途,乏人接棒是業界普遍難題。黃正宗分場長表示,全自動束包機作業妥善率非常高,幾乎達百分百,比人工還精準。傳統團揉技術性很高,熟練師傅方能勝任,如今,製茶團隊只需帶頭師傅控制好作業參數,其他人按表操課即可,減少人力依賴。

全自動束包機設計精巧,作業妥善率近乎百分百。

全自動束包機由魚池分場提出概念與技術構想,借重產學合作的際峰機械鈑金公司的機械專業,共同開發完成,再技轉際峰生產。廠區位於臺中市豐原的際峰公司,創業之初以木工機鈑金製造為主,2016年成立開發部門,投入茶產業相關設備機構之研發。

臺灣現代農業的飛揚蓬勃,自主研發的農業機械扮演關鍵角色,水稻雜糧、花卉、蔬果各領域皆有許多精彩農機可提,茶葉領域尤其完備,各製程皆有對應的機械設施,尤其為新出爐的全自動束包機,省時省力、一指搞定的高品質包種茶效能,面對農業人力老化,可承擔接棒重任。

作業時,機械手臂會細膩微調,可比製茶師傅熟練雙手。

全自動束包機今(109)年取得農糧署小型農機補助資格,已有茶農引進使用,普遍反應極佳。黃正宗分場長希望全自動束包機能廣泛取代不利茶葉品質的擠壓整形機。黃正宗分場長強調,球型包種茶是臺灣享譽四海的特色名茶,產官學界共同努力,必能維繫盛名不墜。

【廣編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