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學校,在向山的路上探索自我

文字/張雅琳 首圖圖片提供/詹喬愉

被朋友戲稱「身體素質很適合玩三鐵」的孫晏儀,擔任高山嚮導、帶過商業溯溪團、學潛水、玩攀岩,對戶外活動來者不拒。她在探索山野的過程中學習成長,走向大自然的同時,也走向內心深處,對自己有更多認識和省思,更樂於將所知所感分享出去,置身山林的時刻,都成了心中閃閃發亮的回憶。

「你有赤腳在山上走過嗎?」對台灣生態登山學校輔導員孫晏儀來說,上山就像回家。脫下鞋子,感受泥土的溼氣、岩石的冰涼、草地的柔軟;關掉頭燈,窩在自己找到的一處獸徑,看著月光灑落湖心,聆聽夜裡角鴞的聲音,總會讓她心中湧起一股安全感。

上山尋訪前輩的未竟之志

回憶大學時初訪嘉明湖,在山上遇見水鹿、黃鼠狼,日觀雲海,夜賞銀河,任何關於自然的感受都如此新鮮,充滿觸動。她說那時為了兼顧校隊比賽、學校課業和登山訓練,每天都睡不飽,「半年下來,睡得最好的就是上山那幾天。」就像山友總愛打趣說患了「平地症」,下山之後孫晏儀感覺到自己越來越需要爬山,「想念大自然的話,可能大清早醒來就到學校附近的荖溪或翡翠谷游泳。」

與山結下不解之緣的開端,源自一場美好的向山行,但真正驅使她不斷地走入山林,卻是原本引導她學習登山的學長三年前在國外爬山失蹤的意外。孫晏儀好奇心強、喜歡嘗試各種新事物,一開始只是覺得大自然很美,接觸越多,越會發現大自然不只如此,如果想更親近、探索自己生長的土地,需要學習許多技能和知識,「有一些當時學長留給我思考的問題,我還沒有想通,才決定自己上山尋找答案。」

山林是學校 攀登的每一步都是學習

海拔一千到三千公尺的中級山,林木蓊鬱、不見天日,環境溼熱泥濘,行進間經常飽受蚊蟲攻擊,讓許多登山者又愛又恨。孫晏儀卻獨鍾這片充滿生命力的原始山林,路徑不明的山區,走來的每一步都像是探險,她笑稱:「可能我就是比較野吧。」

有一次,她和朋友探訪曾為花蓮三大林場之一的木瓜山,過夜時,天幕搭得太高,睡在最外側的孫晏儀被雨打溼、有點失溫。隔天體力下滑,卻遇上後段的下切探勘路線,她發現帶頭的隊友也已經亂了腳步、頻頻滑倒。趁著走到一處平坦的獵寮,她藉故說要上廁所,讓隊伍得以停下來冷靜思考,討論後決定趁著有訊號時對外求援。還有一次,一群朋友相約泡野溪溫泉,卻遇到溪水暴漲,儘管最後順利渡溪,過程卻是萬分驚險。

回想這幾次遇到的狀況,問題大多出在經驗和準備不足,孫晏儀提到,學長曾建議她多去看看山難案例和事後分析,就是希望她遇到危險時,要及時做出處置判斷。她把山當作一所學校,不斷地精進自己,後來因緣際會加入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的培訓課程成為輔導員,帶著「亞成鳥計畫」中的一群高關懷、低資源的青少年上山,對她而言,就像是把山林帶給自己的一切,分享給更多人。

陪伴孩子在自然中找到自己

「最重要的是陪伴。」孫晏儀說,走向山林可能會面臨到惡劣的天氣、未知的恐懼,他們都會和孩子一同面對、解決問題。白天手腳並用地攀爬,觀察山羌在樹幹磨角留下的痕跡、尋找動物的腳印和排遺,晚上圍著營火分享感受。舉凡找路、紮營、煮飯,在野外樣樣都得自己來,這也給了孩子發揮所長的機會,透過山野的洗禮,克服挑戰,醞釀出獨特的力量。於是,原本在團體中總是一言不發的孩子,會在上山途中高聲歌唱;有更多的孩子找到在團體中的自我定位,建立自信。

都說山中無歲月,孫晏儀笑稱她就是喜歡在山上生活的一切,「待多久都可以,不會感覺到時間有多長。」每當累了或有煩心事,就想回到大自然,任由廣闊的山林河海消化負面情緒,換來一個全新、充飽電的自己。

在花蓮石門感受海藻的柔軟。(圖片提供/季芸嘉)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