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慧萍、段雅馨、楊盛安、游昇俯 攝影/謝佩穎、王志元、李文揚
「若不是農經系的專業訓練,我無法做中華民國的總統。」
— 2008年11月16日,李登輝總統於臺大八十周年校慶
投身農經研究 臺灣學者摘下全美傑出論文獎
李登輝總統推動臺灣政治轉型,帶領臺灣走過威權體制,成為現代民主國家,也讓臺灣躍上國際舞台,成就非凡。不過李總統對臺灣的貢獻不只於此,一生篤信「農為國本」的他,始終認為農業是國家社會發展的基礎,對李總統來說,民主是他的信念,農業,則是他一生的志業。
李登輝並不是從小立志從事農業研究,根據他自己的說法,年少時代的他其實對歷史、藝術更有興趣,但他從小看到佃農的辛苦,還在前往日本求學途中、船隻停靠日屬滿洲國(今中國東北)時,親眼目睹農民的慘況,加上受到高等學校歷史老師鹽見熏的影響,於是決定以農業經濟作為他人生的研究目標。
1943年,李登輝進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農林經濟系就讀,戰後轉至臺灣大學農經系,畢業後留在學校擔任助教。他勤奮好學,據說在校期間,就把臺大農經系圖書館藏書全部讀遍,是農經系的傳奇人物。
1952年,李登輝獲得中美基金獎學金,到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農業經濟,隔年取得碩士學位,返台擔任臺灣省農林廳技士,並在臺大擔任講師;後來轉至中國農業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從事研究工作。
農復會是中美合作成立,經費來自美援,運作相對獨立,給予學者專家較多自主研究空間;李登輝在農復會一待就是12年,期間陸續與謝森中、梁國樹等經濟學巨擘合作,做了不少臺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研究,甚至參與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跨國研究計畫,發表了非常多論文。1965年,42歲的李登輝再度負笈前往美國,到康乃爾大學攻讀博士。
不過,李登輝的職涯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當時的時空環境,李登輝的留日背景,對他並非是助力,不管是臺大還是農復會,都讓他感受到自己發展受限。據說李登輝當時是大菸槍,時常在農復會辦公室對著牆壁抽菸,一臉若有所思,讓人感受到他的苦悶。
李登輝在臺大兼課,教過不少出名的學生,前臺北市長黃大洲、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系名譽教授劉清榕、前農委會主秘廖安定等都上過他的課。「李總統擔任教授,對學生的要求是重質不重量、不追求速度,非常講究研究品質。」1956年考上臺大的劉清榕,大學曾修過李登輝教的貨幣銀行學和專題討論。「他教學上要求品質,但不至於嚴厲,待人接物態度溫和,對學生們非常關心。」
劉清榕畢業後進入農復會農民輔導組,李登輝則在農業經濟組,兩人從師生變同事,在同一層樓辦公,前後共事約5至6年時間;不過劉清榕始終把李登輝當老師,「我一直尊稱他為『李老師』,他則叫我『劉桑』」。
劉清榕回憶,當時在農復會的還有後來擔任農委會主委的王友釗、余玉賢等人,一起共事的還有他的直屬學長、已故農委會主委陳希煌,以及大他三屆的學姊陳月娥;那段時間,李登輝做了許多臺灣農業問題研究,其中有個「臺灣農業發展與人口成長」計畫,由李登輝擔任計畫主持人,劉清榕是執行者。「李老師很重視每個研究階段的成果,會要我們定期交報告。」劉清榕說。
農工發展不平衡 李登輝指出臺灣農業發展面臨困境
李登輝在農復會期間勤於研究,著述甚豐,1972年的《豐年》半月刊,也曾經刊載過李登輝的文章。1983年,李登輝夫人曾文惠找來黃大洲,將李登輝1950年至1977年間發表的103篇論文,彙整編印為《臺灣農業經濟論文集》,足足印了三大冊、共2,729頁,可見李登輝做為農經學者,研究臺灣農業及經濟發展問題之投入。
這段對臺灣農業發展全面性的研究經歷,有助於李登輝充分掌握臺灣戰後社會發展的核心問題,他在康乃爾以臺灣農、工部門間資本轉移,作為研究主題,最後完成厚達四百頁的畢業論文,獲得1969年美國農學會全美傑出論文獎,在學術界備受肯定。
1950年代曾經是臺灣農業的黃金年代,當時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政策,再加上農業技術改良,有效提高農業生產力,給予軍需民食穩定的供應; 但是到了1960年代末期,臺灣農業開始走下坡。政府當時希望「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但實行的結果,卻是壓抑糧價,形同「榨取」農業資源扶植工業。隨著工商業發展,農村青壯人口流失,鄉下工資上漲,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民利潤又更低,農村生產逐漸停滯,到了1965年,工業生產總值已超越農業。
「農業這隻母雞已經被榨光了。」師承李登輝的前農委會主秘廖安定指出,1960年代末期臺灣遇到農村發展困境,李登輝的博士論文,關心的就是臺灣農工部門發展為何嚴重失衡。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臺灣人口一下從六百萬人遽增至七、八百萬人,為了供應軍需民食,臺灣農民至少受到三層剝削,第一層是政府實施戰時「田賦徵實」,規定農民收成後,必須以稻穀低價折算繳稅;第二層剝削是「隨賦徵購」,農民繳完稅,還要額外被政府強迫徵購稻穀,第三層剝削是「肥料換穀」,政府統銷化學肥料,要求農民以稻穀換購,剛開始實施時,一公斤肥料甚至要用兩公斤稻穀換,後來調整到一比一,但與真實價格相比,依然是不成比例,農民苦不堪言。
李登輝認為,農業和工業是雙元經濟,工業部門雖然生產力較高,但是鄉村物價較低,農業和工業實際上有可能達到假性均衡,但是臺灣連假性均衡都不存在,因為還存在剝削。廖安定說,「他關心的就是臺灣農村發展不平等,要達到平衡,就是要把不平等的制度改掉。」
1970年國民黨第十屆四中全會前,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蔣經國突然約見李登輝,表示要聽取他對農村問題的看法。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面, 李登輝勇氣十足,對「肥料換穀」問題直言批判,讓蔣經國印象深刻。隨後李登輝罕見以非黨員身分,受邀出席國民黨四中全會,參與「加速農村建設」分區座談。直到隔年,李登輝才在王作榮勸說下加入國民黨。
最年輕政務委員 李登輝為農民廢除肥料換穀
1972年,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正式延攬李登輝擔任政務委員,要他同時扛起復興農村、推動職業訓練及督導石油化學工業的重責大任。那一年李登輝49歲,是蔣經國內閣最年輕的閣員。
「在那個年代,農業問題就是國家的經濟問題。」廖安定認為,臺灣農業發展遇到瓶頸,復興農村成為當務之急,「臺灣農業進入關鍵轉型期的時刻,能有如此視野、承擔此大任的人,也只有李登輝了,幾乎無人能出其右。」
李登輝上任後不久,行政院就頒布「加速農村建設九大措施」,第一項就是廢除肥料換穀制度及改善隨賦徵購,背後有相當濃烈的李登輝色彩。
「加速農村建設九大措施」包括:一、廢除肥料換穀制度;二、取消田賦附徵教育捐;三、放寬農業貸款條件,便利農村取得資金流通;四、改革農產運銷制度;五、加強農村公共建設;六、推廣農業技術創新;七、劃設農業生產專業區;八、加強農業試驗研究及推廣;九、鼓勵農村設置加工廠。李登輝一口氣射出農業九枝箭,第二年就把食米產量提高到250萬噸,1978年更達到270萬噸的空前紀錄,成功提高農民收入。
1974年,因應國際石油及糧食危機,李登輝主張設置「糧食平準基金」,並建立稻米保價收購制度,確保農民利潤。當時政府以生產成本加兩成作為收購價格,且「無上限收購」,但實施沒幾年,稻米就開始生產過剩,糧食局才調整成限量收購。「糧食平準基金」對灣農業政策影響深遠,李登輝念茲在茲要以政策提高農民收入,讓臺灣農業從過去的榨取政策,從此轉變為社會福利導向的補助政策。
延伸閱讀:《不只是民主先生——李登輝總統對臺灣農業的貢獻(下)》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