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試所公開豬糞減臭飼料配方 意外還能省下飼料錢

畜試所推薦肉豬飼料新配方,試驗證實可減少糞便中氮排泄量至少15%。圖為收集豬糞便的試驗設備。(圖片來源/畜試所)

養豬場被歸類為鄰避設施的理由就是豬舍臭味,豬糞是主要臭味來源,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提供可減少豬糞臭味的飼料配方,豬農按此配方調整玉米及大豆粕配比,不僅可有效降低臭味,還能節省飼料成本。減少豬糞臭味的配方,即調降4%肉豬飼料中的粗蛋白質含量,並補充人工合成胺基酸,試驗證實以新配方飼養肉豬,其生長性能幾乎不變。

豬隻飼料主成分為玉米及大豆粕,飼料中的粗蛋白質來源有大豆粕及玉米,但大豆粕才是粗蛋白質主要來源,畜試所研究員劉芳爵以減少飼料中大豆粕配比的方式,降低飼料中粗蛋白質的含量,原飼料配方為70%玉米、25%大豆粕、5%其他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添加物,豬糞減臭飼料配方的玉米及大豆粕配比改為:81%玉米、14%大豆粕,因粗蛋白質含量減少,減臭飼料配方要補充人工合成胺基酸,包括:0.28%離胺酸、0.1%羥丁胺酸與0.04%色胺酸。

劉芳爵說,減少粗蛋白質的含量後,肉豬所需的胺基酸可透過添加取得,且其所需的人工合成胺基酸價格便宜,但減少粗蛋白質含量4%的份量,已是上限,否則就得另外添加更多種類的人工合成胺基酸,反而增加成本。畜試所進行生長肥育期豬隻試驗,比較可減少糞臭的飼料配方與常用配方的養豬效果,兩者生長性能幾乎相似,包括增重、飼料採食量、換肉率等,新配方均無不良影響,而糞便中氮排泄量較傳統飼糧降低15%至21%,同時,每公斤飼料成本可降低0.14元,因大豆粕價格比玉米價格來得高。有限度地減少大豆粕使用,可有效降低豬糞臭味,也可減少飼料成本。

畜試所指出,目前國內養豬飼糧常以粗蛋白質含量作為飼糧配方的設計依據,容易發生飼糧胺基酸不平衡及營養浪費等問題,除造成飼料成本增加,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需藉由糞尿排泄,成為臭味來源之一,同時也衍生河川水質優氧化等環保問題。

不少畜牧場已開始著手改建新型豬舍,減少空污、水污的排放,但若能再超前部署至飼料的改良,讓肉豬食用可減少糞便中氮排泄量的飼糧,對於畜牧場的空水廢污防治工作,更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