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資料累積近千萬筆 公民科學佔87%貢獻卓著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彙集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累積987萬筆,其中高達87%是來自公民科學的貢獻。(圖片提供/特生中心)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所建置「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彙集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靠公民科學資料的大力挹注,截至7月底止,已累積987萬筆,逼近千萬大關,其中高達87%的資料便是來自公民科學的貢獻。運用TBN資料,縮短生物調查時間,精準掌握生物資源分布,有助蛇毒血清配置,以及工程開發前的環評生態調查等應用。

特生中心是臺灣生物多樣性調查的專責機構,自2007年即依循「生物多樣性公約」,建置「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資料庫,促進生物多樣性資料流通及應用。但TBN前面幾年資料增加有限,特生中心2017年起將TBN資料適用「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開放資料,並彙整進多個公民科學計畫累積資料,資料才有大幅度成長,截至7月底止,累積已達987萬筆,即將破千萬大關。

過去科學調查是大專院校或研究機構的專利,特生中心從2009年起推動多個公民科學研究計畫,讓一般民眾也能參與本屬於學術性的科學觀察研究,累積了許多生物觀察紀錄。在TBN近千萬筆資料中,公民科學即佔逾850萬筆、高達87%的資料,政府計畫與博物館典藏資料次之,分別佔7%與5%。TBN記錄資料筆數前3名的生物類群分別為:鳥類747萬、蛾蝶類41萬、蛙類10萬。

TBN彙集政府與公民合作大量資訊,一般民眾皆可透過TBN簡易搜尋,快速取得資料;TBN資料庫的網頁功能,可供人查詢個別物種出現紀錄,搜尋特定空間、時間生物出現紀錄,還能做生物出現紀錄的地圖化分析。

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表示,臺灣有6大致命性毒蛇,蛇毒血清產製困難且昂貴,數量有限,唯有分派適當地點,才能及時就近提供民眾治療使用,據疾管署人員說,他們即曾運用TBN蛇種分布資料,精準配置毒蛇血清。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柯智仁也指出,工程開發前的環境影響評估需要進行生態調查,但環評不一定有足夠資源投注長時間調查,透過TBN資料庫過去已記錄資料,即可預先準確掌握生態調查目標;又例如,參考TBN中累積的石虎路殺資料,也有助石虎保育,掌握易發生路殺路段,作為設置動物廊道等措施參考。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資料庫,可供人查詢個別物種出現紀錄,搜尋特定空間、時間生物出現紀錄,還能做生物出現紀錄的地圖化分析。(圖片提供/特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