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蝶造訪海邊──竹南鎮海岸林的斯氏紫斑蝶及常見蝶類

斯氏紫斑蝶成蝶取食大花咸豐草,此時拿出手機都拍得到。(攝影/陳寶樹)

內容提供/《自然保育季刊》  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朱汶偵、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志工 劉中慧、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志工 陳寶樹、苗栗縣竹南鎮公所農業課課長 張力仁、苗栗縣竹南鎮公所農業課技士 葉人豪

中港溪的出海口位於苗栗縣竹南鎮,這裡是拍夕陽的好地方,太陽垂直海岸線下沉,襯映著電力風車,加上沙灘當前景,形成完美構圖。在假日,這片海灘常見親子出遊,一家人帶著水桶、小鏟子在這玩得不亦樂乎!海灘旁的海岸林內有一條5km的自行車道,可以散步或騎著腳踏車穿越其中,並享受森林浴。在這一片海岸林內,蘊藏著大自然的禮物,有殺記憶卡的美景外,還有陽光下閃閃動人的蝴蝶,是如此吸睛!

2005年5月,一隻來自高雄茂林標放的斯氏紫斑蝶(又名雙標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 )個體於苗栗被捕捉,進而發現在這一帶保安林內有著大量的斯氏紫斑蝶幼蟲及蛹,且成蝶飛舞林間,尋找配偶、產下後代。一批新羽化的蝴蝶約於5月中旬至6月初飛離此處,至於飛去哪及原因仍都只是推測。

臺灣的4種紫斑蝶,包含小紫斑蝶(E. tulliolus koxinga )、端紫斑蝶(又名異紋紫斑蝶,E.mulciber barsine)、圓翅紫斑蝶(E. eunice hobosoni)及斯氏紫斑蝶,據推測具有類似美洲帝王斑蝶(Danaus plexippus )般的遷移行為,目前明確觀察到單向的遷移,牠們會離開越冬地往北飛。在高雄縣茂林及臺東大武等特定地區,已有長期的觀察紀錄,這些紫斑蝶及青斑蝶會聚集,停在枝條上形成球狀一起度過寒冷的冬天(陳維壽 1977;李俊延及王效岳1997)。牠們在這些越冬地等待天氣回暖,隔年春天來臨氣溫逐漸上升,便開始了「春季遷移」。西臺灣的這些蝴蝶在清明節前後往北飛,經過林內的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在此處可見到上百隻紫斑蝶飛過高速公路,這些蝴蝶的下一站在哪?就是研究人員想要解開的謎。

竹南海邊日落美景。(攝影/劉中慧)

紫斑蝶經過林內後的下一站可能是「竹南」,因為過去曾在這片海岸林零星捕捉到從茂林來的斯氏紫斑蝶。此處與越冬地是極為不同的,這裡的紫斑蝶組成以斯氏紫斑蝶為主,占97%。纏繞於木麻黃(Casuarina equisetitolia)及黃槿(Hibiscus tiliaceus)的藤本植物, 其中有一種叫羊角藤(或稱武靴藤,Gymnema alternifolium),是斯氏紫斑蝶幼蟲的唯一食草。牠們在4月初抵達此處,雌蟲產下後代,經過10多天,幼蟲化成蛹,在此完成一個生活史後離開此地。除幼蟲的食草外,周圍長年盛開的大花咸豐草(Bidens pilosavar. Radiata)是斯氏紫斑蝶的重要蜜源(徐瑞娥及徐慶宏 2005),人為栽植的白水(Tournefortia argentea)亦是誘蝶植物。海岸林提供遮風避雨、包吃包住的環境,讓斯氏紫斑蝶在此地繁衍下一代,完成其一生的重要任務:遷移。

竹南這片海岸林的總面積約103ha,是海岸保安林地,已規劃為3個濱海公園,即假日之森、親子之森及長青之森。2006年劃設「綠光海風自行車道及步道」將各公園連結在一起,長度約5km,海拔高度0m。自行車道兩旁是綠意盎然的海岸林,然而森林裡較為鬱閉、下層植被單調,只要是開花的植物都是蝴蝶的大餐,例如大花咸豐草、紫花霍香薊(Ageratum houstonianum)等常見野花,還有開著紫色小花的苦楝(Melia azedarach)都可觀察到蝴蝶前來覓食。除了4~6月可觀察到許多紫斑蝶外,這裡全年都有各種不同的蝴蝶!然而,近年來當地遊憩的民眾都說過往的盛況不再,指稱蝴蝶的數量減少非常多。

斯氏紫斑蝶成蝶取食苦楝。(攝影/陳寶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與竹南鎮公所農業課合作執行調查計畫「苗栗縣竹南鎮濱海保安林之蝶類群聚研究—以龍鳳漁港以南至竹南人工溼地為範圍」,從2017年4月開始調查此保安林的蝴蝶相,至2018年12月已記錄到蝴蝶4,028隻次,分屬5科59種,包含1種特有種,即細帶黃斑弄蝶(又名墨子黃斑弄蝶,Potanthus motzui)。除了備受關注的紫斑蝶外,在這裡每個月都可看到的蝴蝶有小波紋蛇目蝶(又名小波眼蝶,Ypthima balduszodina)及沖繩小灰蝶(又名藍灰蝶,Zizeeria maha okinawana)2種,這2種也是數量最多的蝴蝶,牠們常活動於林下,因此只要沿著自行車道走,便可見到牠們的蹤跡!

沖繩小灰蝶是灰蝶科,體型很小的蝴蝶,大約指甲片大小;翅膀背面帶有淺藍色,雌蝶顏色較暗淡,下翅腹面為淡褐色具有一圈黑色的斑點。牠們一年多世代,全年可見。此蝶種分布廣泛,從海邊到高海拔皆可見,可在人行道、公園、校園或一般住家附近的草地上觀察到牠們。幼蟲以黃花酢醬草為食,屬於草地型蝴蝶。

沖繩小灰蝶體型較小,單隻看似不起眼,常見多隻一同飛舞穿梭林下,真是小巧可愛。(攝影/陳寶樹)

小波紋蛇目蝶在蛇目蝶這類中體型較小,翅腹面底色褐色,下翅有6枚眼紋,最下緣2枚眼紋多相連在一起,乍看似1 枚眼紋。低溫型的小波紋蛇目蝶眼紋會變小不易分辨,但可藉由翅膀腹面有兩道暗色條紋看起來像注音符號的ㄍ來辨識,是此蝶種的易辨識的外部特徵。成蝶為一年多世代,分布於低、中海拔地區,也是全年可見的蝶種,幼蟲吃多種禾本科植物,在竹南則會取食大黍(Panicum maximum)。

2018年9月我們在水黃皮(Pongamia pinnata)的葉片上發現數量不少之沖繩絨毛弄蝶(又名尖翅絨弄蝶,Papilio memnonheronus)的幼蟲,然而過去皆未有成蝶紀錄。沖繩絨毛弄蝶後翅有一條白色的橫帶,與臺灣絨毛弄蝶(又名圓翅絨毛弄蝶,Hasora taminatus vairacana)近似,但此蝶種前翅端較尖,雌雄外觀近似,雄蝶翅面無斑,雌蝶前翅有2枚白色斑點。幼蟲會取食水黃皮嫩葉,以前這種蝴蝶並不常見,但近年水黃皮被大量栽種在公園或做為行道樹,所以現在要見到牠並不難。以上蝴蝶形態描述參考臺灣蝴蝶圖鑑(徐堉峰 2013)及臺灣蝴蝶大圖鑑(林春吉及蘇錦平 2013)。

於林木下層常見的小波紋蛇目蝶,偶然碰到牠們「愛的時刻」。(攝影/陳寶樹)

根據2005年的觀察紀錄,在竹南假日之森每分鐘可觀察到800至上千隻斯氏紫斑蝶的移動,而在長青之森的穿越線調查結果顯示數量高峰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數量隻次最多可達每分鐘706隻次(郭祺財及詹家龍 2006)。據2016年的新聞報導,塭內社區導覽志工提及於此地區可觀察到上千隻的紫斑蝶,牠們被白水木吸引前來覓食,然因缺乏有系統的觀察資料而無法作為比較。

2019年我們於4~6月數量高峰期進行斯氏紫斑蝶個體數調查,從2019年4月15日起捕捉並進行個體標記,直至7月3日已完成10次標放。平均每小時標放49隻個體,於數量最多的調查日,則平均每小時可捕捉到125隻個體。10次調查已標示1,897隻個體,包含1,875隻斯氏紫斑蝶;其他紫斑蝶則包含小紫斑蝶(11隻)、端紫斑蝶(7隻)及圓翅紫斑蝶(4隻)。由於每次調查持續時間不同,採用調查時間內標放的紫斑蝶平均數做為相對數量指標。

於4月標放到最多的斯氏紫斑蝶,於5月底後就數量銳減,6月僅可見零星個體。依據翅膀上鱗粉多寡、翅面破損程度等判斷個體之新舊程度,分成新型、中間型、舊型。4月調查到的紫斑蝶多數為舊型翅膀,直到5月中後新型的比例便提升,而後新舊比例則差不多。然而,持續2個月的標放並無捕捉到其他團隊於南部調查的標示個體。

2019年4~6月間捕捉到的斯氏紫斑蝶月份間的數量變化,紫斑蝶4月初來到竹南,5月底離開此處。(繪圖/朱汶偵)

2019年4~6月間捕捉到斯氏紫斑蝶翅膀新舊程度不一;4月初的翅膀多為破舊、鱗粉斑駁,推測斯氏紫斑蝶是從他處來到竹南,5月中則捕捉到較多嶄新的蝴蝶,此時期出現應是第二代斯氏紫斑蝶。(繪圖/朱汶偵)

與2005年觀察到的大量紫斑蝶相比,我們調查到的紫斑蝶數量少很多,推測蝴蝶生活的棲地變遷有關。近幾年竹南海岸林在颱風或強風襲擊之下,導致森林內部孔隙有逐漸擴大之趨勢(謝名彥及何坤益 2018),此孔隙促進林內下層植被的演替,朴樹(Celtis sinensis)可能取代衰退的木麻黃,變成優勢物種(高貴珍 2005)。

若就不同蝶種年間的變化,會發現常活動於林緣下層蝶種的減少或消失,包含弄蝶及小灰蝶,如臺灣單帶弄蝶(又名禾弄蝶,Borbo cinnara)、小波紋蛇目蝶及沖繩小灰蝶等。主要是下層的植株減少,步道的兩邊緊接著林子,民眾常會擔心蛇會從林子裡面跑出來攻擊人類,因此要求管理單位將草除盡,或擅自噴灑除草劑,甚至於林下燒除雜草。因食草、蜜源的減少,導致這些蝶種減少。目前海岸林正呈現演替變遷,然此防風林做為天然屏障的功能已逐漸不足,步道的經營管理需達到人與自然共存,這正是急需管理單位面對及解決的議題。

端紫斑蝶。(攝影/劉中慧)

來到竹南溼地,若錯過了4、5月容易觀察的紫斑蝶,還可以好好觀察步道兩旁小花上停留的蝴蝶們,牠們與紫斑蝶共用這片保安林,也是重要的在地蝴蝶,對綠色一片的森林具有畫龍點睛之美。若冬天來到這,蝴蝶會比較少,但仍有美景可以按下快門,每年12月及隔年1月,漁民架起定置漁網,層層的漁網,捕捉魚苗,一根根竹竿插在海面上,可以讓人感受到漁村的風情。

本文轉載自109期《自然保育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