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科技助攻蕉農築城計畫 屏東蕉銷日可望達2千公噸

屏東香蕉外銷創佳績,由屏東藝隆農產公司的大農帶領小農,朝向AI智慧農業轉型。(圖片提供/台灣屏東農業國際運銷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香蕉曾是日本老一輩民眾眼中的高級品,面對菲律賓、厄瓜多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等具有價格優勢香蕉競爭,臺灣香蕉漸漸被取代。為了讓臺灣香蕉重返日本市場,屏東縣在經濟部工業局經費補助下,推動「重返日本市場,屏東蕉農的築城計畫」,應用AIoT人工智慧、區塊鏈與Global G.A.P.(國際良好農業規範)轉譯系統,幫助蕉農生產標準化,取得外銷品質競爭力,預計今年香蕉銷日可再創新高,達2千公噸。

臺灣香蕉外銷量近十年來逐年下滑,屏東縣香蕉種植面積4100多公頃,是全臺最大香蕉產區,為協助農民將農產品行銷國際市場,屏東縣政府106年即成立「台灣屏東農業國際運銷股份有限公司」(台屏農),並與GGAP輔導團隊合作,協助蕉農取得日本市場所需國際標準認證,今年再與農金資訊公司及智慧科技研發團隊合作,推動「築城計畫」,以AIoT模組、大數據及數位分身農場等技術,協助屏東藝隆農產公司提升果品外銷品質、產量。

此智慧科技研發團隊包括台灣香蕉研究所、清大電機資訊學院、工研院服科中心、金緻網路資訊服務公司、屏科大智慧農業中心及台屏農等單位的專業技術,其中,工研院服科中心提供國際認證轉譯技術,可節省GGAP認證程序大約30%人力,農場IoT和台灣香蕉生產履歷的區塊鏈建置,可省下15%的成本,農場數位轉型擴散與數位分身建立符合GGAP國際證照流程的SOP,則可幫助種植標準化。

屏東縣長潘孟安表示,香蕉要打入日本市場須達一定品規要求,唯有將種植標準化、生產流程自動化、制度證照化,產銷才能國際化;尤其現在面臨極端氣候威脅,農村高齡化、人力缺乏問題,包括病蟲害、施肥管理,都需要科技化管理,以減少人力支出,提升單位面積產量,這次透過產官學研合作模式,讓農民在辦公室透過手機管理,就能監控土壤、水質及香蕉生長情形,是香蕉產業新的里程碑。

屏東香蕉107年出口量524公噸、產值2239萬元,108年已成長到1166公噸、產值5131萬元,潘孟安說,導入AI智慧科技讓農民轉型生產標準化,取得外銷品質競爭力的GGAP認證,今年上半年香蕉外銷已達1600多公噸,相信年底前可達2千公噸目標,屏東香蕉重返日本市場,可再攀另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