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山林】看政府與民間如何協力啟動 淡蘭古道的復興之路

淡蘭古道自然生態豐富,保存先民生活文化,仿古工法修築石橋與環境相融合。

文、圖片提供/臺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祕書長 吳雲天

隨著政府宣告落實山林開放政策,鼓勵民眾冒險探索走入山林,接下來如何提昇公民素養學習自我風險管理,降低山林開放對生態及環境的衝擊、尊重在地居民生活及文化,都是實務面必須面對的挑戰,可以想見未來政府協助推動臺灣戶外運動的發展重心將由戶外場域的經營管理,更擴及山野教育的推動、戶外活動與在地產業文化的串聯,以及環境永續結合商業模式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與落實。

橫亙北臺的先民之路

屬於政府推動國家綠道三條示範路線之一的淡蘭古道,曾經是北臺灣先民步行往來「淡水廳」與「噶瑪蘭廳」兩地間的交通要道,穿越雪山山脈北麓,隨著先民拓墾開發,衍伸出密如蛛網的古道系統,範圍橫跨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與宜蘭縣四個縣市之間的廣大淺山與丘陵。從17世紀以來在這片土地發生了太多動人的故事,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與平埔族凱達格蘭人交易取得硫磺、煤礦與鹿皮,明末清初閩粵移民大量入臺開墾,種植水田與茶葉,萃取樟腦、藍靛與香茅油,直到日本領臺期間有系統的開發,以工業技術開採黃金、煤礦與銅礦,讓往來於淡蘭古道的商賈行旅,以及工作、生活在沿線的人口數達到最高峰。但也隨著1924年北宜鐵路的草嶺隧道全線通車,便捷的鐵路運輸迅速取代艱辛不便的傳統陸運,淡蘭古道卸下沉重的擔子,不再扮演交通要道,逐漸轉為在地村里間的生活之路。

公私協力推動復通

近兩三年政府部門與民間組織合作,傳承先民的工藝技術,就地取材使用石頭、木材、竹子等天然素材,透過手作步道的概念建立工法整理淡蘭古道,遵照「復舊如舊」的原則逐段修復古道,隨著北路與中路的逐一完工,長距離步道系統逐漸成形,今年北中南路全部整理完畢總長度將達200公里。前來走訪的山友對於整理後的古道與環境相融合都感到十分驚豔,尤其來自國外的山友更是給予高度評價。

也由於步道以天然素材施作,與周遭環境自然連結,定期需要人手巡護除草、鋸竹,整理風倒木,於是來自北臺灣28個民間團體、登山社群、大專院校、社區大學自發性組成的「淡蘭義工隊」,透過公私協力的模式,效法先民於每年土地公生日酬神吃福時,家家戶戶派出人丁維護道路的良好傳統,年復一年定期維護,使古道路況維持良好。透過28支「淡蘭義工隊」扮演橋梁的角色,讓愛山親山、關心古道文化資產的社會大眾能夠參與北北基宜淡蘭百年山徑的守護,與公部門一起維護綿密的淡蘭百年山徑。

淡蘭義工隊與在地居民一起整理古道舊徑,清除落葉與泥土後古道石階重新顯露。

建立完整資訊渠道

淡蘭古道環境自然、生態豐富,位處臺灣東北角迎風面,由於雨量充沛植被生長快速,野生動物非常活躍,部分路段獸徑交錯叉路較多,遇到溪流需涉水而過,加上古道與自然融合經常芒草、蕨類及竹子長到路上以致路跡不明顯,對於路況不熟悉的山友有發生迷途的風險,對此公部門採公私協力多管齊下的方式因應:

  • 與民間戶外專業網站《健行筆記》合作,推出淡蘭古道專區,完整提供淡蘭古道各段山徑GPX軌跡檔,透過宣導與教育的方式鼓勵山友學習使用下載離線地圖及GPX軌跡檔於個人智慧型手機,以便於行走淡蘭古道時可隨時定位降低迷途風險。網站上同時說明古道路況及氣候特徵,提醒山友出發前應充分準備,穿著攜帶足以自保的登山服裝與裝備,以及充分的飲水與糧食。
  • 設立淡蘭古道臉書粉絲專頁,隨時更新淡蘭古道各段山徑最新路況,且山友易於分享傳播,舉凡山徑崩塌改道建議、預計修復完成時間、水牛群放牧等訊息皆會公布。
  • 於各段古道重要交通節點與在地居民合作設立服務據點,由公部門提供資源協助建構據點淡蘭意象包裝及解說品,在地居民負責提供山友預約服務,同時提供路況諮詢。
  • 廣泛培訓在地居民,舉辦嚮導及解說訓練課程,以滿足公司團體及旅遊業舉辦淡蘭古道團體活動所需要的專業嚮導人力及帶隊導覽需求。
  • 淡蘭古道沿途重要節點及岔路口設有淡蘭古道專屬Logo路標與地圖告示,降低誤入其他步道系統困擾。

百年山徑由里山再出發

淡蘭古道北路是淡蘭路網中率先整理完成的部分,去年起隨著步道硬體修護工程完成驗收,公私協力結合里山農村生活、產業與文化特色發展,古道健行推廣的工作隨即展開,採以下的幾種方式分別推動與執行:

一、企劃淡蘭古道北路旅遊書的出版

旅遊,是生活的體驗,旅遊書,是呈現生活的那道窗,古道上的每一個聚落,都對應著北臺灣這3、400年來先民拓墾的精采歷史。有些聚落起源於最早定居於此的平埔族凱達格蘭人,也有些聚落隨著人群的遷徙與拓墾而發跡,甚至原本的荒山野嶺間因金礦、煤礦的發掘而匯聚人潮結社成村。雖然是小小一本易於攜行的旅遊書,卻邀請了平溪、雙溪與貢寮在地居住於古道沿途的優秀文化工作者共同參與撰寫,有別於一般旅遊書大都由出版單位主導及一人主筆的模式。

雖然公私協力、眾人共同參與撰寫的模式讓這本書的企劃、分工及準備作業更為繁瑣,但透過在地居民的參與論述,能讓這本書獲得在地的認同,也能讓閱讀這本書的讀者彷若拿到穿越時空的鑰匙,循著先民走過的路,再次開啟穿越時空的門,在街尾巷弄之間尋找古道與先民生活中所遺留下的蛛絲馬跡。

如今這些山城聚落,有的仍保有原來的風貌,繼續訴說那曾經人來人往的紅塵往事,但也有不少聚落已消逝在那荒煙漫草間。所幸藉由在地文化工作者的論述,透過文獻的回顧、歷史地圖的探勘以及後代子孫的訪談,這些往日曾經繁華的山城聚落,我們仍有機會認識,雖然現場遺留下的往往只剩斷垣殘壁,但透過旅遊書中的敘述仍足以讓人想像當年淡蘭古道人來人往的輝煌歷史。

二、融匯生態與人文,建立視覺印象

邀集國內生態、文化及在地人士共同推選出以「雙扇蕨」作為淡蘭古道的形象代表,並委由國際知名設計師蕭青陽親自操刀,將淡蘭古道沿途極具特色的珍稀古老蕨類植物雙扇蕨設計成時尚的視覺標誌,格外具有地球古老生命的意涵。蕭青陽同時擔任製作人執導《淡蘭古道》系列形象影片,並榮獲首屆世界步道大會影展片(World Trails Conference World Trails Film Festival)!

《淡蘭古道》拍攝手法打破以往觀眾對山徑影片的想像,以臺灣先民走入淡蘭山徑的文化面向切入,融入傳統布袋戲、國樂、古法手作步道及移墾漢民對土地公之景仰等元素,交織出現代人走入淡蘭古道鑑古知今及人生體悟的重大意義。影片中透過影像向國際步道組織與健行者們介紹淡蘭古道的多元內涵,受到熱烈迴響,驚豔臺灣擁有如此美麗的文化步道。

三、與旅遊業攜手,細膩體會先人之路

透過登山旅遊節邀請旅行社推出淡蘭古道登山健行團體遊程,人在山中就是仙,淡蘭古道位處雪山山脈北稜的淺山地區,先民拓墾世居於此,這些聚落依山傍水,彷若仙境,走訪古道的途中,必然先經過這些位處里山的聚落,這些聚落蘊藏著豐富的內涵,可惜在以往著重攻山頭走橫斷的年代,我們總是來去匆匆, 甚至搭著夜車不曾多看這些聚落一眼,更遑論走進聚落,感受友善的人情味,及體驗精彩的里山鄉居生活。

位於「里山地帶」的這些聚落,地處介於平原與高山之間,除了聚落社區,還含括了森林、濕地、農業等各種場域,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是山區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區域,期待藉由登山健行遊程與里山生活體驗相結合,帶動當地聚落文化與傳統的傳承,讓里山聚落擁有更多的凝聚力及能量可以守護山林。透過多元的文化與綠色旅遊內涵,可以帶給登山健行更多的風貌,賦予愛山人更多的感動與迴響,以實際的行動和聚落朋友,公私協力一起守護山林。

四、舉辦專家踩線團與媒體團進行跨界合作與行銷

邀請各種領域的專業人士走訪淡蘭古道,透過截然不同的專業視野、生活經驗與審美方式的融合,將淡蘭古道視為品牌,經由跨界合作讓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從而給淡蘭古道這個品牌一種獨有的特質與意象,並可以與不同品牌產生互補,讓各種領域的社會大眾都能走進淡蘭古道體驗獨特的文化內涵。

去年淡蘭古道分別與藝術家、設計師、金融業、電影業、露營業、生態顧問公司、車導、國內外部落客、戶外用品……等眾多領域專業人士合辦跨界體驗健行遊程,這與林務局正在推動的森林療癒是相類似的,透過跨界品牌合作,對於媒體的行銷會更具亮點,讓各個專業領域的自媒體、網紅、部落客、傳媒都能有切入點進行報導與行銷,讓淡蘭古道與其他品牌聯合起來進行詮釋和再現,不斷擴散到越來越多的領域。

與藝術家合辦淡蘭古道健行與大地藝術創作活動,藉由跨界合作讓健行活動更豐富,對自然環境觀察更深入。

五、企劃推廣食農教育與綠色旅遊

推出結合淡蘭在地物產的友善環境遊程,要突破純粹登山健行活動在年齡、體力及興趣上的諸多限制,可藉由登山健行活動與在地部落生活體驗、里山農業生活體驗、動植物棲地的認識及維護、山林環境維護、淨山的環境教育等等豐富而深入的多元內涵相結合來達成。透過淡蘭古道的實際操作,經驗告訴我們這確實是推動全民參與登山健行活動一個具體可行的模式。

其核心價值在於強化人與人、人與環境生態及棲地的連結,發展出體驗式、永續概念的登山健行活動。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登山體驗活動,透過人與人之間細膩的互動、分享、包容與尊重,加上時間的累積,讓登山健行的過程不只是健身賞景,經由與在地居民的交流互動,藉由登山健行與體驗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服務需求與消費,帶給在地居民實質的經濟收益,讓在地居民與前來登山健行的民眾共同守護山林資源,進而發展成具備永續經營概念的登山遊憩活動。

階段解構與展望

隨著山林開放的逐步落實,公部門可以與民間發展出更廣泛的合作,例如近期林務局公布五大類山老鼠樣態與犯案熱點,創設「山老鼠雷達站」LINE檢舉窗口,以利山友即時通報,就是非常棒的模式。淡蘭古道發展全民公私協力的過程中有一些經驗可以分享,廣泛來說發展公私協力的過程可概括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彼此接觸溝通的初期,建議公部門以配合為主軸,仔細瞭解及評估民間組織已具備的相關資源與標的,此階段不要輕易試圖影響或主導議題,若發現民間組織自身尚未成共識,建議公部門暫且退出,靜待一段時間的發酵,等民間組織內部自發性的有一致的共識時,再從旁協助籌劃相關活動。

公部門協助在地組織建立古道服務據點,提升服務能力與品質,達到公私協力互助合作的最好成效。

第二階段是共同推出體驗式的活動與遊程,藉由活動過程磨合,讓提供服務者與參加活動者的認知朝向一致,雖然推動這類型的活動,需要較長的時間與民間組織溝通,但一旦形成共識,順利推出活動,同時能帶給主辦團隊及參加活動的體驗者雙方的深刻感動與收穫,是一般活動無法達到的。

第三階段就是進入服務強度要求更強的商業推廣階段,透過旅行社及網路社群,直接面對來自外界各地的社會群眾。透過公私協力,將配套措施配置完善,建立方便、專業、國際化的臺灣登山健行資訊交流平臺,提供旅遊諮詢及推廣宣傳,一定能讓更多國人及國際友人對臺灣山區自然地景之美與豐富的人文文化感到驚豔及喜愛,伴隨而來的經濟效益,亦能廣泛帶動整體山區的發展,達到永續發展的理想目標。

本文轉載自《台灣林業》雙月刊46卷1期,原文標題〈山林開放之民間團體與政府部門合作──以淡蘭古道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