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本變1本!整合蔬菜類TGAP記錄及審驗程序大省工

產銷履歷農產品必須遵照「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攝影/游昇俯)

產銷履歷農產品必須遵照「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小白菜、芥藍等十字花科短期葉菜、高麗菜、綠竹筍、豇豆、絲瓜及菇類等蔬菜作物,過去都有個別獨立的TGAP,但也因此農民若種植多種作物,就需個別審查驗證,驗證一種作物就需一筆驗證費用,驗證程序繁瑣且成本高昂。農委會農糧署現已將55種蔬菜類作物TGAP簡化整合為1本,不僅可簡化驗證審查流程,農友還可將多種作物一起管理、記錄,驗證成本也能更為降低。

新版蔬菜類TGAP已於5月21日公告實施,但有3年緩衝期,農糧署25日再公告,舊版短期葉菜類等55項TGAP將在112年5月20日停止適用。農糧署表示,農友若已依循舊版TGAP取得產銷履歷驗證通過,已取得之驗證資格不受影響,可在3年內、追蹤驗證時再適時轉換使用新版TGAP;農友若尚未驗證通過,則建議直接使用新版TGAP,以避免日後轉換適用的麻煩。

農糧署作物生產組技正李慈慧表示,產銷履歷農產品須遵照TGAP,意指生產管理須符合TGAP中「一圖二表」的查核項目,包括「生產及出貨作業流程圖」、「風險管理一覽表」及「自我查核表」;由於各項作物栽培管理方式或有不同,但其生產作業流程,以及農藥肥料使用、有害生物、重金屬等風險因子則大多類似,故可予以簡化整合成一種TGAP。

新版TGAP將55種蔬菜生產及出貨流程圖、風險管理一覽表及自我查核表,整合為1種,除了菇蕈作物因培養基製作、接種等生產流程與一般蔬菜作物不同,故「蕈菜類」另立一獨立的生產及出貨流程圖,風險管理一覽表及自我查核表中則以「蕈菜類專用項目」欄位標示。

李慈慧指出,過去舊版蔬菜類作物TGAP多由該項目專業的改良場試所研究員撰寫,因訂定年限不同,撰寫方式也多少因人而異,在風險管理上存有矛盾衝突之處,此次簡化整合,經重新檢討審視,確定風險管理一致性,也減少農民使用上的困擾。她說,未來農友栽培多種作物,可以用所有蔬菜均適用的產銷履歷記錄簿表格,一起管理、記錄多種作物;申請驗證時,作物雖仍要分別抽檢,但文件審查將可簡化為1次即可,作業流程簡化,相關驗證成本亦可降低。

過去舊版TGAP皆會附上栽培管理作業曆、施肥作業標準、病蟲草害防治曆等資料,提供農友栽培參考,但因國內農藥準用品項時有更新,TGAP若未同步更新,就可能使農友不慎誤用;故新版TGAP亦將上述資料整合為「生產管理技術手冊」,另於農委會、農糧署網站上公告,手冊中僅列出非化學農藥防治法,化學農藥使用資訊則會提供「農藥資訊服務網」、「植物保護資訊系統」等網站連結,提供農友參考。

李慈慧並表示,目前蔬菜類TGAP已完成整合,農糧署後續將針對果樹、雜糧及特作類作物TGAP進行整合,訂定完成依程序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