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到了! 龍鬚菜「瘋欉」禍首是牠

龍鬚菜病毒病傳播媒介為粉蝨。(圖片提供/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龍鬚菜是花蓮縣重要作物,近年來龍鬚菜罹患農民俗稱「瘋欉」的病毒病情形日趨嚴重,嚴重發病田區罹病率可達3成以上,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發現,龍鬚菜病毒病傳播媒介為粉蝨,並且,此病雖然會感染龍鬚菜種瓜,但染病種瓜新長出的莖蔓並不會帶有病毒,意謂此病沒有「種傳」疑慮,有助農友對症下藥。

餐桌上常見的龍鬚菜,其實是採摘於佛手瓜莖蔓的嫩梢部位,根據農委會統計,107年國內龍鬚菜栽培面積約384公頃,花蓮縣即佔了168公頃,其中又以吉安鄉為最大產區。

病毒病常見於葫蘆科瓜果作物,但在龍鬚菜上較少發生,罹患此病的龍鬚菜會有葉子捲曲畸形,葉子顏色斑駁不均的病徵,影響龍鬚菜賣相。花蓮農改場105年時曾在田間觀察到此病害發生,但因此病常於夏季發病,冬季植株生長旺盛,病徵反而隱而不顯,以致農民並不在意,但近年來夏季病毒病發病情形趨於嚴重,已影響到農民收成。

龍鬚菜病毒病病原為南瓜捲葉病毒菲律賓型,花蓮農改場經過研究,確認此病是經由粉蝨吸食龍鬚菜葉片汁液而傳播;但是,龍鬚菜植株汁液不會直接傳播病毒,農友採摘、修剪龍鬚菜可以放心。

花蓮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劉亭君表示,粉蝨常見於番茄、洋香瓜,但實際上少見出現在佛手瓜,若農友栽培龍鬚菜有病毒病疫情,可以施用葫蘆科作物防治粉蝨藥劑如賜派滅、第滅寧等,或是苦楝油、礦物油等友善環境資材,也可於田間懸掛黃色黏板沾黏飄飛害蟲。

龍鬚菜栽培隨著植株老化,嫩梢產量明顯下降,一般2至4年需要重新採種,但研究也發現,即使龍鬚菜種瓜本身帶有病毒,但種瓜生長出新的莖蔓卻不會帶有病毒,故此病也沒有種傳疑慮。劉亭君說,由於龍鬚菜仍有蔓枯病等病害,故仍建議農友選擇健康的田區採種,減少罹病風險。

罹患病毒病的龍鬚菜會有葉子捲曲畸形,葉子顏色斑駁不均的病徵。(圖片提供/花蓮區農業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