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輯——林華慶 「後盜伐時代」的新思維:建立國產材驗證制度,讓山老鼠退出山林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

口述/林華慶 採訪.整理/陳慧萍 攝影/李文揚

進入「後盜伐時代」,我們可以有更斧底抽薪且兵不血刃的做法,不要等盜伐發生了,再派出重兵去加強圍堵,而是從根本下手,不要讓它發生。

社會大眾一聽到「山林盜伐」,經常 都是感到深惡痛絕,認為山老鼠破壞山林「罪該萬死」,希望英勇的巡山員能夠挺身而出,將他們一網打盡;不過現在山老鼠的犯罪手法、盜伐的樣態,已經和過去有很大不同,或許可以稱之為「後盜伐時代」,我們可以有不一樣的思維。

林務局去年曾公布盜伐統計資料,現在的山林盜伐以樹頭殘材為最大宗,過去印象中「砍活樹」的山老鼠,現在只剩下一成,要活生生砍下一棵巨木,再運出森林區已經很不容易,就算沒被人發現,也很容易被我們佈建的感應設備所偵知;林務局近年對盜伐的重視程度和強度均有提升,也不斷導入許多科技器材,查緝和防禦都變得更嚴格。

後盜伐時代要以智慧解決山老鼠問題

面對新的盜伐樣態,我們應以智慧來解決問題,而非停留在過去巡山員和山老鼠在山上「肉搏」、「秀肌肉、比武力」的方式。網路上常看到有鄉民說,「為何不讓巡山員配槍?」姑且不論巡山員不具警察身分無法配槍,巡山員如果真配備殺傷性武器,反而可能激化衝突,甚至引發山老鼠先發制人,增加巡山員的生命危險。

進入「後盜伐時代」,我們可以有更斧底抽薪且兵不血刃的做法,不要等盜伐發生了,再派出重兵去加強圍堵,而是從根本下手,不要讓它發生;這可從兩個面向下手,一個是社會經濟面,了解並消弭山老鼠的生成原因,第二個是從市場面來減少對盜伐木材的購買。

從過去個案的了解,以往臺灣本土直接參與盜伐的人士通常是森林周邊的社區部落,也就是一般定義的「偏鄉」居民,這些地區通常組織羸弱,缺少社區網絡的支持,居民若沒有穩定收入,一旦有緊急的財務需求就容易鋌而走險,因此我認為應從健全山林的經濟與社區支持力下手。林務局兩年前開始針對盜伐風險高的地區,導入社區林業的合作計畫,創造綠色產業,例如推動山林巡守與生態旅遊,提振居民生計與部落經濟。有些曾經參與盜伐的村民,有了穩定收入後,不但不再參與盜伐,還幫忙看守山林,這不是為了政府,是為了他自己,因為若森林資源被破壞,金雞母就沒了。

近年來本土人士參與盜伐的比例有下降趨勢,取而代之的是失聯的非法外籍移工,現階段山區確實有很多茶園、菜園、果園,相當依賴非法外籍移工的勞動力,山老鼠集團經常趁他們農閒的時候,以金錢利誘移工參與盜伐;去年底(2019年)至今,光是奧萬大就發生六、七起盜伐事件,全都是外籍移工擔任揹工。此外,吸毒人口也是盜伐犯案高風險族群。

盜伐雖然是治安事件,但根本原因是社會和經濟,我們希望能從根源解決,否則抓了一批山老鼠,還會有第二批山老鼠;或者原本是本國人,現在換成外籍移工,將來難保不會又有新的成員加入。

建立國產材合法性制度 讓山老鼠退出臺灣山林

盜伐之所以會發生,表示有市場需求,這幾年盜伐木材出路以雕刻藝品、佛像佛具,以及牛樟芝培育為主;但消費者無從辨識木頭來源,只是看了喜歡就買,不知道背後可能有人流血。我們相信,絕大部分消費者若知道他們購買的藝品是來自盜伐的「血木頭」,絕對不會願意成為山老鼠的幫兇。

臺灣市場對於木雕藝品向來有一定的需求,林務局手上雖然還有很多紅檜、扁柏、肖楠、牛樟等貴重木材,來源包括漂流木及歷年來從山老鼠手上查扣的樹頭材、樹瘤等,但過去十年來一直不敢標售,是因為擔心有不肖業者魚目混珠,藉由合法掩護非法;但也因此落入惡性循環,合法的貴重木材不敢釋放到市場,但市場又有需求,只好盜伐。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認為,建立國產材驗證制度,不僅能讓盜伐產品在市場上消失,也有助於提升臺灣木材的產品形象。

所以關鍵就在於,如何讓消費者很容易就能辨識市場貴重木材的合法性,因此林務局花了幾年時間建立國產材溯源制度,應用區塊鏈的技術,經由QR code驗證生產履歷,讓消費者得以明辨來源合法的貴重木產品。同時我們也努力創造政策誘因,今年3月,林務局重啟貴重木材標售,但只限於參與溯源驗證的廠商投標,以此開始輔導廠商一關一關做。

國產材驗證制度已在2019年底正式上路,目前屏東林管處及東勢林管處已經完成牛樟與紅檜及扁柏各一批的標售。我們共有八個林區管理處,今年都已經排程,每個月都有貴重木材標售案,雖然初期量不大,但可以預見將會有越來越多合法的貴重木材進入市場,消費者也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合法國產木材標章的木業雕刻品。只要多數消費者願意支持,我相信未來五到十年,我們可以讓山老鼠逐步退出臺灣的山林。

 

林華慶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局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博物館副館長、文化部專門委員兼媒體公關組長暨科長、林務局保育組技正、臺北市立動物園副研究員暨組長,以及臺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