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果植物——盆栽無花果栽培 從果品到盆景,探索農產新經濟

無花果是一種觀果植物,具有極高觀賞價值。

文.圖/吳婉苓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臺北分場助理研究員

無花果在臺灣不僅可以進行經濟生產果實供應市場所需,也非常適合在都會區的陽臺或庭園栽培,因其生長快速且環境適應性廣的特性,可以讓栽培者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看到果實生長到成熟。

無花果(Ficus carica L.)為桑科(Moraceae)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原產於中東和西亞地區,栽培歷史已超過5,000年。因外觀見果不見花而得名,是世界上古老的栽培果樹之一,又稱隱花果、映日果和蜜果。臺灣早在19世紀末即引進栽培,多以零星及趣味栽培為主。無花果的營養豐富,尤其是藥用價值不斷被人們所重視,主要營養成分為果糖、果酸、蛋白質、維生素等成分,具有增加人體活力、健腦提神、有助消化、潤腸和護膚美容等功用;無花果果實可供鮮食,也可制成果乾或果醬等加工產品。

栽植四至五年達盛果期,產量漸豐

無花果扦插苗定植當年就可以在部分新梢結果,而且新梢可一邊生長一邊結果;因此無花果始果期早,定植後約四到五年進入盛果期,產量較高,無大小年結果現象。無花果自秋末在新梢頂端葉腋內形成花托原體,隔年春天繼續分化、開花和結實,稱為春果(一次果)。同時間新梢繼續生長,從基部第二或三個芽向上逐漸形成花托原體,持續發育、開花、結果,稱為夏果(二次果)和秋果(三次果)。進入結果期的無花果,樹冠中幾乎所有新梢都具有生長和結果的雙重功能;盛果期後,枝條以結果為主要功能,生長勢逐漸轉弱,無法再抽出具有雙重功能的枝條時,需要及時進行更新。

無花果的新梢生長、花器分化和花托形成都是同時進行的,與一般果不同。在適宜條件下,不論是春梢或秋梢,其葉腋生長分化花托的過程,由下而上不斷進行,在生長勢中庸的新梢上分化過程旺盛,一般由花托分化到果實成熟約50~70天,可見第一果形成。隨著新梢生長,花芽分化,發育成為果實,多數是一節一果或二果。

無花果結果枝條一節著生一果。

無花果的果實發育分三階段:第一階段幼果期,從果實膨大到果面綠色鮮嫩、茸毛明顯,果大1公分左右,歷時28~35天。第二階段果實膨大期,果面逐漸變為深綠色,茸毛變少,果大1~3.5公分,此段期間為34~42天。第三階段果實著色成熟期,果面由深綠轉變為紫紅色,茸毛幾乎脫光,果實體積劇增,果肉成熟變軟,果大3.5~5.5公分,此期僅有五天。無花果在栽植之後四至五年進入盛果期,之後樹冠不斷擴大,產量亦隨之上升,結果年限長達40~70年,在適宜條件之下,壽命甚至可以達到100年以上。

無花果修剪25天後芽體萌發。

耐旱性強,忌盆內積水

無花果適合的生長溫度為15~25℃,但即使氣溫達35℃時樹體的生長也不致受到傷害。無花果耐旱性甚強,怕淹水,盆內如果積水,短時間內就會落葉,嚴重時會死亡;即使如此盆土也不可以太乾,若盆土過度乾燥,則植株生長勢變弱,影響果實的正常發育,使果皮變粗,果實變小,品質降低,因此在樹體生長旺盛及果實盛產的季節要供應充足的水分。

無花果修剪十天後,枝條上潛伏芽萌發。

無花果盆栽修剪20天後芽體萌發情形。

無花果要求光照充足,但夏季葉片要避開陽光直射,要稍加遮蔭。盆栽無花果對土壤要求不嚴苛,從微酸性到微鹼性的盆土無花果都可以適應,尤其以富含腐植質且肥料充足的砂質壤土做為栽培土壤,植株的生長最佳。盆栽無花果苗木繁殖可用播種、扦插和壓條等方法,最常用的是扦插法,枝條容易生根,成活率高。選用修剪下的一年生的粗枝條,將其剪為12~15公分長的枝段,每段約留二至三個節;置於噴霧扦插床,約21~30天後長根、隨後長出新葉,待新梢長到20公分之後即可假植到5寸盆中進行後續栽培及管理。

無花果盆栽修剪後45天新梢萌發生長情形。

盆栽無花果多採自然開心型整枝,樹冠枝條不會太密,所以修剪量低,一般不會進行短截,只適當疏除枯枝及病蟲為害的枝條,生長過於旺盛的枝條,應進行摘心,以加速枝條充實,以利早開花結實。無花果枝條分枝力弱,為了提早結果和提早養成樹型,宜在春季進行輕短截,夏季進行摘心,以刺激側枝生長,達至當年結果當年養成樹型之目的。

施肥時期為早春萌芽前施用N-P2O5-K2O成分比例為5-2-2的肥料做為基肥,在果實迅速生長時期則以N-P2O5-K2O成分比例為4-2-6肥料做為追肥施用,以充分供應樹體在不同時期所需的養分,使樹冠保持生長和結果均衡。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