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高效分類垃圾 助海保署監測海廢制定清除計畫

海保署去年啟動海廢監測計畫,除了有與民間團體合力追蹤海漂垃圾熱點,也借助人工智慧的技術,紀錄不同地點的海漂垃圾類型,以擬定清運計畫。(圖片提供/海洋保育署)

近年海洋廢棄物處理已成世界各國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去年開始執行海漂垃圾監測計畫,首度應用人工智慧辨識海漂垃圾種類,已能成功辨認寶特瓶、漁業浮球與保麗龍;也訪查國內69處沿海垃圾掩埋場,6處有垃圾隨風飄入海洋的疑慮,海保署表示已要求負責的環保機關改善,也會持續監測。

海保署表示,要處理海洋廢棄物需要先知道它們從哪裡來、又要飄到哪裡去,因此108年就整合地面雷達系統、衛星與空拍機等資料,模擬出16個縣市的海廢移動軌跡,發現本島周圍的海漂垃圾是來自陸地,易聚集在臺灣西南海岸;離島地區在秋冬季受季風與海流影響,需要多注意來自中國的垃圾。

知道海洋上的垃圾可能往哪裡飄之後,接下來的清運工作就很重要,海保署海洋環境管理組組長徐仲禮表示,不同型態的海漂垃圾後續處理的工作不同,因此去年首度應用人工智慧來判讀空拍機拍到照片裡的垃圾種類,目前已能辨識出寶特瓶、漁業浮球與保麗龍,未來將能依照不同種類的垃圾制定清運計畫,讓清除工作更有效率。去年海保署與19個臨海縣市就清出超過800公噸的海漂垃圾,海上的環保艦隊也打撈到44.87公噸的垃圾。

要對抗海漂垃圾不只是消極清除,也要積極減少垃圾流入海洋的機會,海保署走訪全國69處沿海垃圾掩埋場,發現有6處掩埋場防護措施有漏洞,像是蓋垃圾的防護網有破洞,垃圾容易隨風飄到海裡,或是防護牆倒塌等,不合格處集中在離島與西南部。徐仲禮表示,離島的情況較特殊,不少垃圾還是要運到本島來處理,因此掩埋場只是暫時放置的集中空間,有時垃圾量大就容易出現防護網未完全覆蓋垃圾的狀況,海保署均已發文要求負責的環保機關改善,日後也會持續監督這些掩埋場的改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