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夜共舞的夏日聽覺派對

文/小海 圖片提供/林靜怡

想像有一個世界,每道聲波的折射如同光照亮色彩;音訊的層次與頻率,交織出斑斕美麗景象。那裡是夜,能夠聽見彼此的是青蛙們,沒有光卻閃耀著生命無數精彩片段;覓食、求偶,與山風合鳴。這是仰仗視覺的人類不甚了解的世界,但對青蛙來說,沒有誰在意太陽沉睡或是星月無輝,只要夜一降臨、奮力鳴叫,寬廣的未來便為之展開。

「給給給——給給給!」剛走進山徑不久,蛙聲就劃破眼前的迷惘。即便視線還未能適應黑暗,但耳朵立刻被突出的鳴叫喚醒。「這是腹斑蛙的叫法,給給給」,綽號「青蛙公主」的楊懿如一聽聲音便知,「有時候我們戲稱牠是許願蛙,因為無論你要什麼,牠都回答給給給。」

漆黑中的音訊不羈夜

此起彼落,不只腹斑蛙,多種聲音在夏夜中慢慢浮現。蟲鳴、蛙叫、植物隨風搖擺摩擦的聲響,讓看似空無一物的山徑,聽來卻有如城市裡的車水馬龍般忙碌。「嗯啊嗯啊——,這樣叫的是拉都希氏赤蛙。」這座入夜後展開的複雜大都會,難不倒臺灣第一位本土女性蛙類生態博士。「喀——喀——喀——喀——,毫不間斷、一聲接一聲像是正在上緊發條的是小雨蛙。」楊懿如讓耳朵在漆黑環境裡自由穿梭,三十幾年的研究生涯讓她訓練出輕易辨認蛙聲的聽覺;更多時候,現場大約有幾隻幾群、青蛙們正在做些什麼,她都聽得出來。

「這是米棧古道入口旁典型的夏夜聲音,即使距離人類聚落不遠,卻有著豐富的生態。」走進山徑裡的人們,只能依賴手電筒微弱的光束。但包圍在高低頻率交錯、清脆與渾厚混搭的鳴叫聲中,卻也開啟另一部分自我的探索。「離開夏日白晝的高溫,夜裡來到山邊觀察青蛙,其實是一種很舒服又新奇的經驗。」臺灣近郊生態在此展露無遺,讓度過夏夜的選擇不再只是窩在家中看電視,而是可以走進自然,參與一場精彩的蛙鳴不羈夜。

雨後夜晚如派對邀請函

夏夜的記憶裡,彷彿一定有青蛙鳴叫,但其實青蛙可不是只有夏夜才會出來狂歡。全臺目前有36種蛙類,不同類型的分布範圍和繁殖季節就有所差別。只是大部分的蛙類的確偏好潮濕的春夏季出來活動筋骨,尤其雨後夜晚,對身為外溫動物的青蛙,就像是收到一張派對邀請函,合適的溫度與濕度就是入場的時間地點。

「青蛙是外溫動物,意思是牠們主要依照環境的溫度來調節體溫。我會開始研究青蛙,也跟牠們習慣在夜裡出現有關喲。」原來楊懿如在就讀臺大動物系期間,一開始是研究鳥類,但白天觀察往往得頂著豔陽高溫,加上鳥類繁多、觀察距離又遙遠。她發現當時男友研究的台北樹蛙是在夜間出沒。「夜裡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可以很專心的觀察動物。而且台北樹蛙是冬天活動的蛙種,冬天代表最愛吃青蛙的蛇在冬眠,所以實在太適合去野外觀察了。」這項聽起來可愛又取巧的原因,開啟了楊懿如投注心力、堅持不懈的蛙類研究與環境教育。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