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與陸、海與海之間的種子

口述/新合成種子行董事長黃柏祥、台灣種苗改進協會理事長王振茂
文/廖詠恩 審定/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

種子店裡數不盡的一顆顆小種子,它們有些是在臺土生土長的父母到異國繁衍出的子孫,過了鹹水又回到臺灣農民的手中;也有的是徹頭徹尾的外國種,得經過層層審核,證明適合寶島風土,才能落地生根。這些種子始於在地人民的飲食需求,連結國際,鋪陳出全球化的種子產業版圖。

種子業者與農民之間的關係:

1. 本地採種

臺灣人工及土地成本偏高,因此大部分的採種作業都在國外進行,只有空心菜、莧菜等零星幾種蔬菜,因在地採種的種子比國外採種者還能適應臺灣氣候,發芽率較高,所以仍會在國內採種,不足的量再以國外採種的種子補足。

2. 試種新品種種子

種子業者拿國外研發的新品種種子樣品給農民試種,藉由他們反饋的栽種狀況及市場反應,決定是否代理經銷該種種子,整個過程至少需耗費三年。

3. 保留在地特色品種

少數種子業者會向農民蒐集地方蔬菜品種的種子,保留逐漸消失的在地特色品種。

*種子業者

泛指所有銷售種子的業者,不分規模大小;業者間會互相買賣自行育種或是代理的進口種子。臺灣的種子業者多為中小型,有些兼賣農業資材、種苗;規模較大的農企業如農友種苗公司,能建構從種原、育種、生產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其中採種、育苗等工作可委外進行。

參考資料:《種苗科技專訊》第89期<以商業模式工具提升蔬菜種子企業供應鏈效能>